-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聚焦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链
“链式思维”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本报讯(通讯员 温连光 司青 邱善聪)精工、冲压、检测......昨日,在位于中心城区北部新城龙州工业园区的福建科烨数控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全流程现代化的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福建科烨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制造、自动化研发及企业数字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三化融合协同发展,取得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60余项,为福建、浙江、安徽、山东、湖南等区域开展赋能数字化生态转型服务。目前,已开发数字化工厂管理平台系统、刀片云综合管理平台等,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30余家传统制造生产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近年来,新罗区紧扣“产业强区”战略,聚焦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三大主导产业链,推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今年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比增5.9%,累计实现工业产值约250亿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全国知名的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基地,新罗区已形成以侨龙、海德馨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侨龙自主研发的“龙吸水”系列应急排水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海德馨应急移动充电车技术填补国内空白,38款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福建侨龙消防远程供水系统应急装备生产项目(二期)、鑫港路通远程取水灭火消防应急抢险车生产项目正加速建设,预计新增年产值20亿元。
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新罗区通过“一区多园”模式精准布局。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完成3493亩土地征收和杆线迁改工程,卓越新能源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即将投产,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以生物质资源生产绿色能源产品的专业园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速补链,德泽德翔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龙净蜂巢储能电池等项目形成闭环,引进签约凯福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普钠钠离子电池等6个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延伸。今年一季度,该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15.8亿元,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依托国家电网连续十年对口支援政策,新罗区高标准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太阳电缆环保型电缆生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和盛高科数字化产业项目建成投用,源明电力新能源设备生产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18亿元。园区创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企业用电的智能调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17吨。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0家,总投资80亿元,初步形成电力设备制造、电子计量设备、储能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面对产业升级挑战,新罗区实施“链长制”精准招商。机械装备产业瞄准徐工、柳工等龙头企业,引进发动机、液压总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对接宁德时代、中科三环,布局半导体涂层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领域;能源互联网产业聚焦储能电芯、智能电网设备,策划推动万安140万千瓦抽水储能电站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区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96.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据悉,新罗区将继续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升级,力争到今年底实现机械装备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翻番,能源互联网产业形成百亿级集群。通过深化广龙对口合作、厦龙山海协作,将168平方公里北部新城,打造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展现新罗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