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推动一季度外贸实现稳中向好发展——

靠实力挖潜力 加快开放步伐


■龙媒体记者 池银花 通讯员 赖锦琪

11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至2月,全市进出口额达75.8亿元人民币,居全省第4位。一季度预计完成进出口122.8亿元,增长16.3%。其中,出口预计61.7亿元,增长22.2%;进口预计61.1亿元,增长10.9%,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全市进出口仍受外部环境影响,但重点企业的贡献突出,拉动一季度进出口整体增长。其中,紫金黄金预计一季度出口 17.8 亿元,增长53.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2.3个百分点;紫金铜业因国际铜价优势,3月份追加出口3500吨,价值2.7亿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个百分点。

这是我市多措并举稳外贸、政企联动促发展的生动实践。为确保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今年以来,我市商务部门强化运行分析,锚定省、市目标任务,精准对接紫金黄金、紫金铜业、龙工国际等龙头企业,协调解决订单及政策诉求,夯实一季度增长基础。

与此同时,深入企业调研,开展“外贸企业新春行”活动,摸排订单情况及国际市场风险,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优化政策支持,统筹省市资金,在出口信保、市场拓展、重点项目增量等领域保持政策力度,并探索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工业企业给予专项扶持,激发外贸新动能。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外贸稳外资的工作部署,打出政策、服务“组合拳”,推动外贸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6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总额达243.8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位列全省第1;进口218.1亿元,保持平稳态势。

外贸的稳增长得益于政策赋能,去年我市兑现企业奖励资金545万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同时,通过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为160家企业提供小微统保服务,引导89家企业自主投保,投保额4亿美元;创新支持外汇避险业务,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全年完成业务9笔,金额195.4万美元。

我市外贸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样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去年,我市成功探索“跨境电商+外综服”模式,服务跨境电商企业327家,累计纳统跨境出口1.2亿元,推动更多跨境电商数据回归。另外,龙岩海关不断创新通关服务举措,先后落地全省首批出口危化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首个进口铜精矿转场检验、首个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业务等等,进一步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速评

外贸对经济增长、就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开放赋能老区高质量发展,在打好“对外开放牌”上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外贸经济实现量质齐升。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发挥优势,强化企业服务与政策落地,支持企业抢订单、稳产能,强化金铜、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挖掘新增长点,以高水平开放续写革命老区外向型经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