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听,歌声唱得多美好
■ 刘永良
歌者,心之声。歌声响起的地方,是家的方向,是希望的田野,是古老的过往,也是未来和远方。
近年来,永定区用歌曲表现乡愁、乡音、乡景、乡情,通过音乐形式展现文化底蕴、地域特色、人文精神,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发展,不仅涌现出《蝶恋花·龙潭》《我在福地等你来》《忠诚之路》《抚市是个好地方》等一批乡歌、镇歌、村歌,更有《蝶恋花·龙潭》荣获福建省首届“最美村歌”十佳作品。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
梦见蝴蝶飞进花丛中
万花园中蝶飞舞
昔日矿区画中游......
龙潭镇创作的这首歌曲《蝶恋花·龙潭》,采用流行民谣风格,歌词中融入“中国梦”“党旗飘扬”“生态蝶变”等元素,营造“画中游”“景中留”“幸福飞来”的龙潭印象,展现由“矿区”向“园区”到“景区”的美丽蝶变,既呼应了生态修复成果,也隐寓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实践。轻快的曲调,悠扬动听;娓娓动听的歌声,温馨抒情,给人以无限触动,激荡起奋进新时代的活力,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跟着美妙的旋律,仿佛走进永定龙潭,身临其境地感受“蝴蝶兰小镇”的清新优雅、蝴蝶翩跹,共享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解锁龙潭镇高质量“蝶变”的时代密码。
一首乡(镇)村歌就是一张名片、一个故事,礼赞人民、热爱家园。
湖坑镇以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为核心,结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大福”民俗活动,探索文化符号的音乐转化。2023年12月,湖坑镇围绕打响“土楼故里·大福湖坑”文化品牌,创作发布镇歌MV《我在福地等你来》现代版和山歌版。歌中唱道:
踩着时代新节拍
土楼大福更精彩
福酒飘香迎远客
我在福地等你来,等你来......
以歌传情,情动湖坑。歌曲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诗意灵动的文字,刻画出天圆地方的客家福楼、飘香迎客的土楼福酒、碧波荡漾的十里南溪、危峰兀立的九十九岽,展示一个充满活力、欢乐安康、福气多多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唱出了湖坑人的美好生活,唱出了湖坑人的热情好客和对未来的期待。
可以说,乡(镇)村歌是一个精神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虽然,曲调不同,内容各异,但都唱响乡村、历久弥新。
“在美丽的金丰大山脚下,有一个20年‘红旗不倒’的地方,这就是我的家乡,铁打的岐岭,酝酿星火的光芒,这是一个忠诚坚毅的地方,我的父辈在这里为新中国带去了希望,他们用鲜血祭奠信仰...... ”岐岭镇的镇歌《忠诚之路》是人文精神的深情表达。歌词没有太多隐喻,平铺直叙、直截了当,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斗的历程,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和悠扬的旋律,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人民群众支持革命的动人场面,诉说着这片红土地的革命故事,直达人心。
通过演唱《忠诚之路》,人们感受到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和坚定信仰,领略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挽国家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的坚定信念,感受到红军赤卫队员陈添裕无限忠诚、背负一代伟人的壮举,感受到陈康容等革命先烈的青春激扬和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歌曲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精神的传递,激发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教化育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常言道:“饭养身,歌养心。”乡(镇)村歌作为精神食粮,能够为村民的心灵带来滋养,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人心士气。由抚市镇干部创作的《抚市是个好地方》,不仅承载着农村群众的乡土记忆,也抒发着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为乡村新气象带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迎着春风,乡亲们坚定相信,唱道:
抚市是个好地方
青山绿水百花香
和谐家园人人赞
国泰民安幸福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