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赓续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龙岩市各校开展形式多样清明主题教育活动
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学生和老兵一起认真聆听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长汀二中学生和老战士李利一起前往长汀解放烈士纪念碑
龙岩实验学校学生“零”距离接触作战用品
龙岩一中学生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漳平市教育局、关工委、漳平团市委等部门组织永福中学师生前往永福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龙车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图为师生在龙车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龙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李梅英 摄
■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综合文图
梨花风起正清明,赤子追思祭英魂。在这慎终追远的时节,龙岩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各校依托闽西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烈士陵园祭扫、革命文物展陈、亲历者故事讲述、情景体验实践等形式,将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在缅怀中传承革命精神,在行动中厚植家国情怀。
烈士陵园祭扫
传递崇敬之情
清明期间,龙岩市各校师生纷纷走进烈士陵园,通过庄严肃穆的集体缅怀仪式传递对先烈的深切追思。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龙岩市实验小学等校师生整齐列队,以敬献花圈、集体默哀、诵读碑文、重温入队誓词等形式表达崇敬;教科院附小师生在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聆听红场历史,长汀二中师生在苍松翠柏间追忆独七团英雄事迹,永定高陂中心小学永高校区用铮铮誓言彰显责任担当。市直机关幼儿园的师幼与闽西监狱民警携手祭扫,将红色教育与警民共建相结合;漳平永福中心学校的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歌声激荡爱国情怀。
革命历史再现
共述峥嵘岁月
革命历史的鲜活再现,离不开亲历者的口述与文物的展演。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展出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红军党旗等珍贵文物,配合专业讲解还原革命场景;龙岩市实验学校通过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影像资料和文物触摸体验,让“苏维埃血脉”精神深入人心。参战老兵李芹春、红军后代邱子祥等亲历者走进校园,身着旧军装,讲述烽火岁月,以鲜活史料增强历史真实感。99岁老战士李利那长汀二中回忆解放长汀的浴血奋战,松涛第二小学少先队员聆听96岁老政委阎香山讲述长征故事,革命精神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代际传承。
实践课堂创新
让红色教育“走心”
为了让红色教育更加生动,各校突破传统课堂限制,将思政课搬到革命遗址和红色基地。龙岩师范附属小学组织师生赴长汀红色基地研学,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中感悟革命信仰;师范附属第二小学在松毛岭战役遗址开展情景拓展,于中复村重走红军桥、红军街,以脚步丈量长征艰辛。龙岩市实验小学设置《红色密令》探秘任务,将博物馆参观转化为互动学习。松涛第二小学的“重走长征路”情景体验、龙岩学院附属中学的沉浸式祭扫活动,让青少年在角色代入中深刻体悟革命精神。
校社协同联动
拓展多维场域
在深化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龙岩市各校积极联动社会力量,拓展红色教育场域。龙岩高级中学联合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讲述湘江战役历史,强化教育深度;龙岩市实验学校邀请红军后人王瑞泉担任“红色讲师”,以家族记忆丰富教育内涵;连城庙前中心小学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元形式,构建红色教育矩阵。龙岩市实验小学的“贴叶煮蛋”清明习俗体验、武平县中堡中心学校的主题班会与传统美食制作,将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有机融合,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长效机制构建
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此次清明主题教育活动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祭扫缅怀、红色宣讲、情景体验等多元形式,构建起“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浸润”的红色教育生态。各校以“百园千校”活动为牵引,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龙岩学院附属中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漳平永福中心学校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德育,上杭县第三实验小学利用本地烈士陵园开展常态化宣誓教育。未来,龙岩教育系统将继续深挖闽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让革命精神代际传承,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