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市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促进资源盘活利用与保值增值——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龙媒体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徐富华
春到人间,万物复苏。在福建土楼王子景区,游客纷纷体验提线木偶、客家山歌、客家楹联、土楼夯墙等非遗项目,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近年来,永定区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土楼景区所在地湖坑镇洪坑村、下洋镇初溪村带来门票分成收入。
这是我市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登记、年度清查制度和资产保管、使用和处置制度,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促进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与保值增值,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改革成果。2023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55.61亿元,比2017年底增加57.87亿元,增幅59.2%。2024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65亿元,比2017年底增加67亿元,增幅61%。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实现形式。当前,龙岩各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形成了资源开发型、物业收益型、资产盘活型、服务经济型、资本运营型、股份合作型、村企共建型等7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新罗区雁石镇益坑村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着力打造集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研学教育、科创文旅、产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立足现有红色资源新建综合体,出租给中国邮政,每年村集体可收入租金10万元。永定区培丰镇洪源村创新发展思路,聚焦流转抛荒地复垦,在全区率先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引进职业烟农和村集体合作。武平县城厢镇尧禄村把鹰嘴桃种植产业和观光旅游产业作为全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成立鹰嘴桃种植销售合作社,辐射带动全村203户农户种植鹰嘴桃。上杭县旧县镇径美村,将紫金矿业集团征地补偿费以定投回报方式,每年从紫金矿业集团获固定收益2000多万元。连城县朋口镇朋东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股东,成立连城国士农林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48万元。
此外,我市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先后印发《龙岩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试行)》《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鼓励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多模式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