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三产融合 』装在小茶盏里的新农人
图为游客在七里香庄园体验制作非遗花灯。
■通讯员 谢雯 文/图
四五百亩的茶叶基地不算大,但这里层峦叠翠,百草丰茂,而且历史悠久,时间可追溯至上世纪的知青岁月,小小茶盏里香气四溢的何止是茶叶,更是我市茶文化发展的跑道。走进这个庄园,认识这位38岁的新农人,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去倾听一段深情而醇厚的茶文化故事。
如果倒退至7年前,福建七里香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经营的茶园居然可以“玩转”出多种农业产业形态。从2018年接手父亲的茶园到2025年尝试发展“三产融合”,7年光阴,位于新罗区东肖镇邦山村的七里香生态茶园已经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体验、学生研学、茶园露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茶叶企业。
2024年,七里香茶文化园荣获第二批龙岩市“文艺两新”实践聚集地称号,同年,该园获得第四批“龙岩老字号”殊荣,此外,七里香茶文化园所出产的乌龙茶,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卓越品质,被评为“闽西乌龙茶创新制作培育基地”。
“记忆里,父亲总在深夜炒茶,茶香裹着热气扑来,我就趴在一旁观看。”陈建融的童年,浸润在茶香之中。父亲的这份坚守,让陈建融从小懂得一片茶叶的珍贵。2018年,他放弃城市机遇,返乡接过父亲经营茶园的接力棒。“茶产业就像一条长长的赛道,需要不断学习尝试一些新理念、新模式,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有很多方面值得去探索、实践。”为了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陈建融先后走访了广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等地,学习茶文化的传承,回到家乡后,他依据闽西茶文化发展的历程,按时间点串成线,极力梳理、保护闽西地区本土的茶文化,讲好闽西茶文化故事。
深耕茶文章,脚踏实地干好茶事,一直是陈建融不变的初心。
怎样在父辈基础上,把茶园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这是陈建融经常思考的问题。在他的茶园,可以分享的不止有好茶,还有茶文化的推广和提升。
根据新罗区东肖镇发展实际,七里香的生态茶园以“茶”为主题,把茶业与本土文化、非遗文化及茶文化研学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陈建融说,“2022年,我们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采摘体验园、茶博馆等板块,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加快茶园资源构建,形成有机生态示范园。从纯农业转向农旅融合,七里香生态茶园打开了新的发展天地。2023年3月起至今,已接待中小研学、工会团建等各种活动约两万人次。”
“未来,我还有很多打算,继续推广茶文化的传播;还想增设一些研学项目,通过本土非遗文化体验的方式,提高研学的趣味性。虽然过程很难,但既然选择了扎根乡村,就不能轻言放弃,因这里有未来农业的发展版图,因为我热爱这片热土。”陈建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