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馆前:

打工仔变身种烟大户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智松 林加涛)昨日,在长汀县馆前镇的种烟户们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他们对烟田进行补苗、追肥、除杂草,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烟农中有许多青壮年的身影,一改从前清一色“银发”人群耕作的状况。

今年37岁的复兴村村民严春福几年前返乡从事烤烟种植,去年,严春福在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指导下把35亩耕地打造成烟稻轮作基地,年收入超过35万元。今年,他计划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在家乡不仅有收入,还能很好的陪伴老人、照顾孩子,当初选择返乡种烟是正确的。”严春福感慨道。

近年来,馆前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特色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人才回流,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形成具有馆前特色的可持续内生增长机制。

馆前镇通过镇村协同发力,为返乡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镇政府对种植产后肥料、烤房新建、新购农机进行补贴,并推广“烟叶+稻或其他作物”的轮作模式,有效提升综合效益。同时,村“两委”主动介入,协调解决土地连片流转问题,通过合作社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极大降低了初期投入和运行成本。此外,镇政府还推出“返乡创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创业者手中。“义无反顾地选择回来创业种烟,第一是政府对我们返乡青年的扶持力度比较大,第二是上有老下有小兼顾得到,第三是种烟种了三年,收入会比外面强很多。”该镇严坊村村民严土养曾在广东从事销售工作,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返乡创业,今年,其种烟规模达28亩。

“馆前站做到技术帮扶到人,设施保障到田、人才培育到岗。镇政府和烟草公司实施产后综合补贴,降低初期投入并推广‘烟叶+稻或其他作物’的轮作模式,提升综合效益。”馆前烟草站副站长上官昌翔介绍道。为鼓励返乡青年回乡振兴乡村建设,镇政府协调馆前镇信用社为返乡青年提供最低利息、最简手续的烟农贷款,缓解创业初期资金问题。

据悉,该镇政策实施以来,全镇返乡青年种烟户增至14户,种烟351.5亩,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一批批返乡青年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2025年,该镇种烟规模达12655亩,合同收烟34830担,比增377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