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群众“心上事” 检察“上心事”
——龙岩市检察机关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记
检察官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武平县检察院实地勘察公益诉讼案件现场。
检察官走访调查医美机构,推动医美行业问题整改。
龙岩市检察院在暑期开展“星火守护法治夏令营活动。
■通讯员 李萍映
民之所望,也是检察所向。自2024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龙岩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民生热点问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生“小案”,做实每一件为民“大事”,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让人民群众更安心
安居方能乐业。公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安居问题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如果被违规使用,不但影响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更影响公平公正。
2024年,龙岩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公租房大数据检察监督专项行动,上杭县检察院针对全县1150套公租房中存在承租户已有其他住房、承租户已死亡但未退回公租房、公租房闲置等问题,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发了行政检察建议,最终促成该局出台公租房管理整治工作方案和信息互通管理办法,并在全县推行公租房小区人脸识别系统。
截至目前,龙岩市检察机关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共依法收回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公租房125套,让“安居梦”真正照进现实......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光子嫩肤、抽脂瘦身、除皱抗衰......”等医疗美容项目越来越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但是,那些号称“安全、无创、无痛”的医美项目乱象问题也随之而来。针对此问题,龙岩市检察机关研发了医疗美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比对、数据筛选等,从中筛查出医疗美容机构相关问题线索,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医美行业问题整改,保障消费者医疗美容安全需求。
从2023年起,龙岩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40件,推动责令123家医疗机构限期改正,罚没违法所得193万元。2024年3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作为全省唯一法律监督模型被最高检推广,目前已被全国70多家检察机关应用。
让人民群众更暖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一年,龙岩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以“星星之火”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为抓手,牵头全市11家单位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专项行动,联合7部门开展“星火守护——向校园欺凌说不”专项行动,办理的一起虐待子女案入选国家六部委共同发布的典型案例。
这一年,龙岩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保障,起诉养老诈骗、侵害妇女权益犯罪56人,办理养老服务、妇女权益保障等领域公益诉讼67件,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推动整改无障碍设施30处,助力残疾人出行无碍。
检护民生,不仅仅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新罗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中了解到,被害人儿子在得知家人遇害后,家中又仅剩81岁的奶奶,没有了经济来源,其深受打击,甚至萌生了休学的念头。新罗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多元化救助机制,协调被害人儿子就读大学问题,帮助其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龙岩市检察机关始终本着“应救助尽救助”的原则,不断加大司法救助案件办理力度,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救助,2024年共向90名刑事案件被害人或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25万元,努力为特殊群体撑起一把“暖心伞”。
让人民群众更放心
数字时代,网络平台已成为家家户户购物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却悄悄混杂其中。2024年,新罗区检察院依法办理了全市首例利用“抖音”直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名包、奢侈品等5000余单一案,依法对幕后老板、主播等4人提起公诉并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守护人民群众“网购”安全。
民有呼,我有应。龙岩市检察机关坚决扛起法律监督职责,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重大恶性犯罪,起诉126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102人。依法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诉相关犯罪1284人。大力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司法保护,有效保护个人信息13万余条。依法守好人民群众的“药箱子”,依法起诉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9人,办理公益诉讼39件。
龙岩市检察机关依法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181人,办理相关领域公益诉讼191件,督促修复被破坏的山水林田310亩,追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531万元。历时两年、持续跟进办理的督促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公益诉讼案获评年度全国检察精品案例。成立珠江(汀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组,积极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1件,督促拆除违建1400平方米、清理垃圾57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