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秋


戴春兰

金秋一定爱极了长汀南塘——这个名字里挟带着江南绿意的小村,才会把最明媚耀眼的金色都奉呈给它。

请闭上眼想:金黄的阳光倾泻而下,天空婴孩般澄澈,一带飞花溅玉的汀江缓缓流过,漫山翠竹青松显出别样的苍绿。仿佛一夜之间听得某种神秘的召唤,沃野里的稻子全熟了,稻秆只比膝高,着起金灿灿的禾衣,顶着细芒的谷粒细长饱满,一串串沉甸甸的勾头痴笑。每株稻子都金黄欲绽,艳阳下明眸善睐,正如小蛮学舞,纤腰乍弯,袅娜轻盈。然而,一万多亩金稻呢!稻子挨挨挤挤,大片帝后服饰上的明黄让人疑心是裁剪阳光平铺成的。如春雨骤落,如海潮汹涌,连成片,涌成云,汇成海,几乎覆盖了每一寸水田,每一处河滩,甚至每一缕目光,每一次呼吸。置身其间,恍然繁花似锦的春穿花度柳而来,清丽而又炫目,汹涌却生机勃勃,实在无辞以状之内心的震撼。

带着甜味的稻香扑面而来,馥郁袭人,混合着新酿酒娘的甜醉,还有春日里桃花扑哧一笑的娇憨。风儿轻盈路过,吻上稻粒,它们便幸福地颤抖,道道黄浪闪电般传送到远方。

看着看着,眼前的金黄仿佛浓浓的酽酽的蜜糖在田间地头缓缓流淌,那一条条草蛇灰线的田垄根本拦挡不住,它就泻下山坡,漫过田野,流进村庄,润泽一颗颗渴盼丰年的心。收割机也开始“隆隆”作响,乡邻们三三两两下地收割晾晒,开始新一轮的辛勤劳作,边盘算今年的收成,止不住笑意盈盈。绿荫后巨幅丰收墙画与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相映成趣,白墙黑瓦的三层两层楼房错落有致,三角梅火红似火,端的一幅江南桃花源图。

阳光,蓝天,碧水,金稻......秋天,第一次在每一位观赏者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如此鲜亮,如此蓬勃!

我们嘴角含笑向小村深处走去,读取硕大无朋的“丰”字——远处,金银花攀缘在篱笆墙边灼灼绽放,雪白的金黄的花朵如翩翩鹤影,香气浓郁,采下即泡水喝,晒干做中药,微甘回味,自有汩汩的泥土清香。山上的金橘果实累累,分明是满树金灿灿的小太阳,经霜后格外甘甜。油茶羞涩雪白,那晶莹仿佛霜雪凝结,结籽后榨成茶油醇香醉人。树下田间飞跑的河田鸡,为世界五大名鸡之一,三黄三黑三叉冠,毛色鲜亮,肉质紧韧,宛如品味清远的童谣。就在前不久,田间水边都盛开着百合状鹅黄的金针菜,行行排排绝色少女般亭亭立于天地间,味道极鲜美。

稻海中全是成群结队前来体验游玩的游人,钻进地里割稻子拔花生挖地瓜,跳进渠里抓鱼,走到山里采摘,还有趣味横生的河田鸡游泳赛、家庭运南瓜......清脆的笑声散落开来,简洁明了地把丰硕的秋介绍给你,让小村沉寂良久的梦也迎着光辉的花朵绚烂开放。

随便踱进哪家农家小店,林下散养的河田鸡、山上刚采的菌子、池塘里的肥鱼、地里青葱的蔬菜,排着队走向柴火大灶,都是记忆中的好味道,仿佛久远的童谣又被轻轻唱起。在乡邻热情的招呼声中,再斟上一碗琥珀色的醇香米酒,你就醉倒在这个秋天里了!

秋分、寒露,迈过一个个节气,小村怎能忘却苦涩的过往?

“河田”原名“柳村”,就因“柳村无柳,河比田高”而得名,水土流失历史最少在200年以上。南塘村曾经是河田镇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到处是田瘦薄收的“望天田”。村里还流传这样一句民谣:“头顶大日头,脚踩沙牯头,三餐番薯头。”乡邻们在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流下劳作的汗水,一笔一画描绣上金稻、金鸡、金银花、金橘、金针菜,“光头山”蝶变成“花果山”。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如今植树种稻鸡飞鹅啼一派风光如画。小村犹如一株花繁果盛的大树,正顾盼生姿地收拢所有关注的视线,摆渡到深邃的梦境!

一片稻田一篇饱蘸玉石质地的诗篇呵!只要你在南塘秋走上一遭,也许就能保持着原初的纯朴与谦和,在丰饶大地上躬身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