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老年女性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在门诊工作中,不少老年女性以为光喝牛奶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医生认为,虽然喝牛奶有助于补充钙质和营养,但骨质疏松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足、日照少等。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弱,破骨细胞的作用增强,导致骨量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此外,相比于男性,女性的骨骼结构更为纤细,骨量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容易引发疼痛与功能障碍,导致老年人变矮,引起驼背,增加骨折风险,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内脏功能,导致便秘、腹痛、腹胀等。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呢?药物治疗。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因此,雌激素是老年女性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之一。除此之外,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沉积。饮食调整。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正常骨量的关键。老年女性应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蛋黄等。避免食用高盐、高糖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速骨质流失。适量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缓解骨质疏松。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要防跌倒。多晒太阳。适宜的阳光照晒可以增加骨质的沉积和维生素D3的生成。建议老年女性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日常护理。老年女性应避免久坐或久站,以免增加骨骼负担。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老年人可在家中使用防滑设施,避免穿高跟鞋行走,确保地面平整、干燥、无障碍物,防止发生跌倒。(来源:《老年健康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