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公安做实生态警务

“警察蓝”守护绿水青山


民警深入辖区山林,实地排查涉林治安要素。

民警在林区执行无人机巡查任务。

民警与群众联合救助雀鹰。

生态义警队在开展林区巡逻。

融媒体记者 林慕琪 通讯员 马晓鸿

初冬的长汀,汀江水清,卧龙山碧,茂林深处鸟鸣轻悠,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长汀县公安局坚持发扬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牢固树立“党旗红、警察蓝、生态绿”的发展理念,群防群治发力,强化科技强警,部门协作推动,做实生态警务建设,助力长汀生态建设,交出人民满意“绿色答卷”。

党旗红 群防群治发力

“谢警官,这边有群众捡到一只雀鹰,麻烦你们过来看看!”11月4日,长汀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谢伟接到爱鸟协会成员老刘的电话,立即赶赴现场。

原来,老刘和队员前往汀江源自然保护区拍摄鸟类照片时发现,有人拎着一只外形独特的鸟。熟知各种鸟类的老刘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只受了伤的雀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待赶到时,民警看见雀鹰已被安置在笼子里,经初步检查,判断其应该是在飞行时受伤掉落,被群众拾得。于是,大家商议决定,先把雀鹰交由林业部门救治,符合条件后再组织放生。

经过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物多样性逐年恢复,目前全县境内野生鸟类达320余种,居龙岩市首位。对此,长汀县公安局构建起“民警+辅警+义警”全覆盖的基层治理模式,成立了生态义警队,吸纳爱鸟协会、动物保护组织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发力,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警开展生态巡查、治安防范、宣传救助等工作。

“这些团体成员具有一定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对林区的线路也较为熟悉,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在宣传普法、救助保护等工作上也有了帮手。”13日,接受采访时,长汀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邓韦华说。今年以来,大队联合爱鸟协会、汀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共同救助鸟类6只,开展宣传13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

警察蓝 强化科技强警

“1、2、3,起飞!”11月30日,在长汀县森林管护区,长汀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操作警用无人机,前往重点保护区域,执行飞行巡查任务,对进入保护区的可疑人员、车辆进行识别警告、喊话警示。

这是长汀公安运用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的生动实践。25年来,长汀人民矢志不渝、接续奋斗,治好了浊水荒山,迎来了绿水青山,也为森林巡逻防护带来了新形势。长汀公安搭建“步巡+车巡+无人机巡”的全方位、立体化、大纵深防控网络,联动林业部门布建监控点位,在林场、湿地等重点部位的主要通道配置最新动态监测设备,加强重点区域和特殊节点的巡逻防控,为生态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以来,共开展重点区域巡逻40余次,出动警力170余人次,排查可疑人员10余名,消除隐患15处。

生态绿 部门协作推动

“新庄村一带疑似有人非法毁坏林地,请注意核查!”今年4月,森林警察大队民警收到林业局移交的线索后,立即开展调查取证。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嫌疑人张某擅自毁坏林地且未履行任何林业审批手续,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面对确凿证据,张某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长汀公安进一步完善“公安+N”协作机制,协调林业、检察、法院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生态公益诉讼等行动,形成各“执法线”交融汇集、各部门信息互通、情报线索顺畅流转、所队共同研判的工作格局,推动涉林案件快侦快破。

今年以来,全县共破获涉林刑事案件48起,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有效挽回生态损失,筑牢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屏障,去年当地农业产值增速位居龙岩全市第一,水土流失治理带来了生态美、城市兴、百姓富。

本组图片由刘瑾 邱舒涵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