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边,有座汀州中华基督教堂


曾汉辉 曾凡书

徜徉在汀州古老的街巷,穿行在熠熠生辉的红色旧址间,我在寻找中央苏区福建省委旧址。在福建的历史过往中,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汀州中华基督教堂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教堂不仅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还见证了中国革命中一段重要时期。党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如陈潭秋、刘少奇、罗明、万永诚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陈云等人也曾在这里指导苏区建设,共同绘制苏区的蓝图。

汀州中华基督教堂位于长汀县城水东街人民巷,教堂背靠蜿蜒曲折的汀江,坐西北朝东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雅的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当时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堂由礼拜堂、牧师楼和学校楼组成,砖木结构,占地面积虽小却显得精致而富有特色。教堂边上是共青团福建省委旧址,再往前走,就是福建省总工会旧址和中华苏维埃银行福建省分行旧址,斜对面的如意宫是中国共产党人管辖的第一个都市——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旧址。

然而,这座教堂并非一座简单的宗教建筑,它更承载着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历史。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这里曾是中共福建省委的驻地,是革命者们谋划斗争策略、探讨革命道路的重要据点。许多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决策从这里诞生,革命的火种从这里播撒向四面八方。特别是1932年4月在这里召开的东征漳州会议,在出色的战略部署下取得大捷,不仅缴获了136万元光洋,还缴获了敌军的两架飞机,毛泽东还收获了两担宝贵的马克思理论书籍。

陈潭秋、刘少奇、罗明、万永诚、刘晓等共产党领导人,在这里发扬革命精神,为福建乃至全国的苏维埃事业付出了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商讨革命大计,总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造了“红色小上海——汀州”和“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才溪”等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这一时期来到汀州,他们在教堂附近指导苏区建设,推动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发展。这些领导人的到来,为汀州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汀州市成为我们党最早管理的一个城市,在当时汀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得非常好,周恩来曾经高度称赞道:“汀州的繁盛简直是苏区之冠!”

随着时间的推移,汀州中华基督教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它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革命精神。

寻找汀州中华基督教堂,不仅是寻找一座建筑的过程,更是追寻一段红色记忆、感悟一种革命精神的旅程。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能够听到那些革命先烈们激昂的讨论声,感受到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决心。

汀州中华基督教堂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