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有座红军瞭望台


王裕宾

上杭才溪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世纪三十年代,为了保护红色才溪的安全,才溪人在东山岽设立了红军瞭望台,建起了才溪红色苏区的中心哨所。当时,整个才溪红色苏区,南有村尾岗廖家祠的后背山大坪岗哨所,警惕南面猎牛排方向由杭城及汀江河下游南面来犯之白匪;东边有黄竹嵩头的尖尾岽哨所传递信息,以防止来自经白砂、旧县、贵竹方面来犯之白匪;北面书臣庄背后山顶哨所传递信息,连接通贤、岭和、黎子岭、上雷屋,可监控正北从连城新泉、南阳,西北从汀江河官庄过来的犯敌。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如今,站在红军瞭望台上环顾清丽的才溪山川,还是能令人想起当年苏区一幅幅火红的革命景象。

站在红军瞭望台眺望四周,东边有尖尾岽、陈太阳、牛古岽连着古田梅花十八洞;北望有百嘴岩连着开国将军邱国光、张力雄祖籍地的障云山,还有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机要秘书李质忠故居地岭背坑;西边有座子岽、上坊、九坑塅、雷屋、黎子岭连着汀江河畔,可以看到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的溪西村竹子背故乡;南面则是群峰叠嶂,山下有下才溪刘忠将军的故居、茶头岗下王胜将军故居和乌基背王集成将军故居,现在的才溪中学所在地——大坪岗也有一段珍贵的记忆,毛泽东和朱德曾经在这里检阅红军部队。

红军瞭望台岭下最近的村落有溪东的东山子头自然村、上屋自然村及神坛岗自然村。东山子头自然村英才辈出。小山村里涌现出了曾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的革命烈士王华云、1933年任福建省归化警备区独立团政委的王桐荣、13岁就当红军支队长通讯员的失散红军王华茂,集堂屋里还出了一门三烈士:王鸿来烈士、王鸿元烈士、王森荣烈士。上屋自然村更是中央苏区出了名的先进村,当年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红军,只有11户人家的小小村落,一夜间有9人同时报名参加红军。从这里走出去参加红军的王氏儿孙奋勇争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其中有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有新中国建立初期任龙岩军分区司令员的王胜将军,有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令国民党兵闻风丧胆的王培臣大校,还有更多人为了胜利壮烈牺牲。

当年研究确定“革命基点村”时,旧县镇老革命陈茂辉将军曾说: “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一段时间,才溪真的是红的出不去,白的进不来,苏维埃政权十分坚固。”在那段年月里,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人站岗放哨,每逢节日或形势稍紧的时候,中心哨所不分昼夜都有人值哨,分析、查探、放哨,值守消息树和信号旗的哨兵把警觉性提高到十分,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少都积极地投入到值守的队伍中来,守护才溪的红色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