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也不动金库钱


曹菊如,原名曹淡初,新罗区红坊镇南阳村人,1901年5月出生。1930年8月投身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闽西工农银行委员会委员、会计科长,后兼总务科长及营业科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他调任国家银行会计科长,后兼业务处长。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长征。中华苏维埃财政部和国家银行组成第十五大队,队长袁福清,政治委员毛泽民,党支部书记曹菊如。十五大队编入军委直属纵队随军长征。

十五大队有100多个运输员,挑着100多副担子,其中有几十担苏区铸造的白洋,几十担票子和一批印票子用的机器、材料等,还有一个连的警卫部队,山路行军极为缓慢。

红军骠马少,多用来驮物品。十五大队只有毛泽民配有一匹马,但经常让体弱的同志坐骑。曹菊如身体不好,患肠胃病,毛泽民叫他骑马,他总是笑呵呵地婉言谢绝,并且同战士们一样背15斤重的东西,有时还背30来斤。长征始终,他是没有马骑、徒步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干部。

曹菊如作为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一路上自己艰难行军,还要关心同志,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谁挑担子掉了队,他就走上前,帮助挑一、二里路;小青年章水伯生病走不动,曹菊如便帮他背东西;他看见曹根全盖得不够暖和,即将自己的毛毯割一半给他;后来见一战士衣衫单薄,就把自己唯一的毛衣给他穿,半条毛毯改作斗篷御寒。一到宿营地,人家休息,而他还忙于调查情况,打土豪,搞粮食,比别人更为辛苦。

虽然他们担着苏维埃共和国的金库,但没有领导命令,就是饿死也不能动金库的钱。路上,红军有时遭到严重的缺粮困难。没有吃的,曹菊如便发动大家挖野菜,弄到一点东西大家分着吃,搞不到吃的,大家饿肚子,曹菊如与大家同甘共苦。有时从土豪家里找到一些稻谷,没有舂米的石臼,曹菊如教大家用瓦片搓谷成米,他带头干,把手都搓红了,仍不歇手。在他的坚强意志和模范行动带动下,十五大队的同志都能自觉地遵守群众纪律,克服困难,坚持前进。

红军再渡乌江后,曹菊如身体欠佳,不停咳血,进了短期的“医院”,谓之“医院”则是不担任工作,编成病员队伍,跟着医院行军罢了。不久“出院”,就挑了两担金子,跟着供给部走,每天以百多里的速度急行军,挺进云南、爬雪山、过草地,曾两次“躺倒”,均被救起,继续前进,到达川北阿西时,曹菊如带着两担金子,与分散的财政、银行干部集中,由林伯渠带领随军北上。这两担黄灿灿的金子由曹菊如管理,一两未少,后来为中央红军立足陕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时,国家银行干部只剩下曹菊如和毛泽民、曹根全、钱希均、黄亚光等6名干部。一个国家银行,用担子挑着资财,一面打仗,一面帮助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还要为红军沿路筹款,步行二万五千里,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到达陕北后,曹菊如担任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副行长。1937年,西北分行改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担任行长。1938年后,曹菊如历任中央财政经济部副部长、西北财经办事处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赴哈尔滨创建东北根据地银行,任东北银行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曹菊如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为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稳定金融物价、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3年9月至196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行长、党组书记。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他还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曹菊如一生清正廉洁,赢得人民的赞誉。

(执笔:中共新罗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张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