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雕“回家”!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倪露 章宸睿 邱自展 通讯员 卢鸣浪)11月1日上午,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市观鸟协会工作人员和热心市民林仁美将一只被成功救护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鹰雕放归大自然。

原来,10月23日下午4时许,家住新罗区曹溪石粉小区的林仁美在家里露台打扫,突然听见一重物撞击窗户的声音,而后发现一只貌似老鹰的鸟掉落在露台上,动弹不得。林仁美当即决定采取救治措施。“我想它既然飞到我这我就要爱护好它,把它养好调理好,可以飞了,就把它放生。”但由于没有专业的动物救助经验,在家人的提醒下,林仁美决定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10月25日,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接到林仁美的电话后立即通知市观鸟协会相关人员赶往现场。当他们到达现场时发现,这只鸟已经被安置在笼子里。经多方鉴定,确认这只鸟是鹰雕(亚成鸟),是隼形目鹰科鹰雕属大型猛禽,俗称熊鹰、赫氏角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近危(NT)保护等级,同时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飞行途中撞到了障碍物,身体还较为虚弱,观鸟协会的工作人员决定对这只鹰雕进行救护。

“我用肉对它进行一天三顿的喂养,它的食欲越来越好,体力也慢慢恢复。”市观鸟协会会长张闽说。符合放生条件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观鸟协会相关人员、林仁美及家人等一起将这只鹰雕带到位于中心城区天马山山脚的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放生。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打好“绿色生态牌”,紧抓闽西鸟类繁衍栖息地、种群及珍稀濒危种类等的保护工作,将最具代表性或最具价值的重点保护鸟类、繁衍栖息地等列入生物多样性生态司法保护名录,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同时,积极开展爱鸟护鸟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爱鸟护鸟的意识,促使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鸟类保护队伍当中,成为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