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红坊镇东埔村引导群众通过做好事以“德”换“得”,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从而让——
“小积分”汇聚“大动能”
图为东埔村的郑大娘在用积分换取白糖、面线等生活物品。
本报讯(通讯员 谢雯 文/图)“只要做些好事,就可以兑换这么多生活用品。”9月4日,捧着刚刚从积分超市兑换的面条,新罗区红坊镇东埔村村民郑大娘高兴地说。去年以来,东埔村试点生活积分超市,实行积分制管理,并制作积分卡,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引导群众通过实际行动以“德”换“得”,形成和谐民风、文明乡风、社会清风。
10日上午,笔者来到红坊镇东埔村,穿过干净整洁的村道,走进一栋古朴的东埔村文化馆,生活积分超市就设在其中。“这里既是村史馆,又是侨史馆,把积分超市设在这里,就是希望村民看看家门口的变化,感受文明新风。”打开超市大门,东埔村村委会副主任郑益彬指着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说,“超市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村集体经济,大家都希望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文明风气越来越浓厚。”
墙上悬挂的积分超市具体实施办法,笔者看到里面设置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多个积分指标,涵盖环境卫生、森林防火、志愿服务等多项具体评分内容。“80分可以兑换一支中华牙膏,160分可以兑换一袋洗衣粉......”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郑益彬表示,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推行以来,村民纷纷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从以前的各种不想干,懒得干,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干、乐意干,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获得了一致好评。
近年来,新罗区持续创新积分兑换模式,把“积分超市”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积分超市”兑换商品,激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宜居乡村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积分超市”真正成为引领群众、凝聚群众、带动群众、教育群众的实践阵地,营造了崇尚文明新风,共建和美乡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