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村红黑标语的较量


田头村中的一处红色标语。

落款为红军XII/101的红军标语

李大春

连城县文亨革命基点村田头村坐落在蓆湖营南部,清澈的鹭鸶溪绕村穿过,溪水穿过层层陂坝,腾起层层细浪,荡涤着水中鲜艳的红泥石,将一曲曲红军的赞歌筑入陂坝......村子四周的山峦一片翠绿,已不见当年油桐树的影踪,而村中古老的墙上,却留下了红泥与油桐刷写的永不褪色的红色标语......

1930年元月,刚参加完古田会议的朱德军长便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从古田风尘仆仆地来到连城。3日傍晚,部队抵达蓆湖营,一部分部队驻扎田头村。次日在田头村李冈溪田头溪合流的双叉溪坝旁召开群众大会,朱老总亲自登上讲台进行演讲,宣传革命道理,号召穷苦百姓参加革命。会后,田头村的一些房前屋后便出现了红色标语。

1933年春,由闽西游击队改编组建而成的红34师(史称绝命后卫师),归属红1军团第12军管辖。同年3月红34师来到田头村,分别驻扎在村南头的几座祠堂老屋里。一处老屋作为红34师师部,一处老屋作为红34师101团团部,另外一处老屋设立红军医院。这些老屋的四周如今还可清晰地看见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纪念国际青年节,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反对帝国主义进兵中国!”“创建全国革命根据地!”“创建铁的红军!”“反对国民党解散抗日的义勇军!”等等,落款处均为红军十二军卅四师政治部、红军XII/101(XII为罗马字母12,意为12军101团)。

这些红色标语凸显了当年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红色标语不但是宣传党和红军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团结和教育群众的重要渠道,更是进行革命动员和斗争的重要手段。如“创建全国革命根据地!”这条标语,内容直观明了,在像蓆湖营这种封建思想较为盛行、民族和阶级意识比较薄弱的农村山区,这一类旗帜鲜明、内容直白的标语的出现,就像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村庄。“纪念国际青年节,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这条标语表现出共产党和红军胸怀大志、放眼世界,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创建铁的红军!”表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是有钢铁般的意志,是坚不可摧的。毛泽东在1928年10月2日湘赣边区各县党的第二次党代会上作出指示:“共产党是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红军每到一地首先便是刷写标语口号,做好宣传工作,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如何写好这些红色标语,在田头村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当年为了使这些标语达到既醒目又不易褪色,红34师政治部的几位宣传干事那可真是绞尽了脑汁。经多次试验,他们总结出一种好方法,那就是去鹭鸶溪里淘来红泥石碾成粉,再调和用田头山上的油桐籽榨成的桐油制成颜料,刷在墙上既鲜红醒目又可长期保留。

1933年6月,国民党主力部队蔡廷锴的十九路军派出区寿年部占据连城,地方民团趁机反扑,烧杀抢掠,实行白色恐怖。红34师为避其锋芒,暂时撤出田头村。国民党军队占领蓆湖营后,也在田头村的这些老屋里用黑漆刷上标语:“灭绝共党”“誓灭丑类、直捣匪穴!”“非灭赤匪不可”“攘外必先安内”等等。这些标语内容凶神恶煞,充满着对革命者的仇恨,妄图扼杀人民群众向往革命的意愿,缺失民族大义,反动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其内容犹如泼妇骂街,与红军那大气磅礴的标语相比,国民党军的这些标语便显得丑陋不堪了。

红色标语是团结教育群众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其制作方法简易便捷,内容直观生动,使党的宣传工作如星星之火迅速燃起燎原之势。田头村的群众已亲耳所闻、亲眼目睹了红军的实际行为,了解到红军就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军队,都认为国民党的标语简直就是妖言惑众。

田头村的这些红色标语是一座红军与老百姓的连心桥,在这些红色标语宣传发动下,田头村一大批优秀青年自愿加入到红军队伍中去。而国民党反扑后也在田头村开始征兵,实行所谓“三丁抽一,四丁抽二”,强行抓壮丁。这种不得民心的做法,最终只能落得被人唾弃的可耻下场。

田头村红黑标语的较量,红军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