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绘和美乡村 共促乡村振兴

——市人大常委会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6月3日至5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省、市人大代表视察。 融媒体记者 罗焕辉 摄

漳平市溪南镇东湖村美丽乡村一景。(资料图)融媒体记者 郭亦斌 摄

7月29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关于“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监督举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持续开展监督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持续聚焦 有效监督推进

2022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三级联动调研,实地察看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传统古村落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座谈听取龙岩市、上杭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和基层干部群众意见。

2022年,组织开展《龙岩市实施河长制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赴新罗、连城、长汀等地察看部分镇村河道整治、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依法规范采砂、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建设、生活污水连片治理、涉河违建拆除等项目。

2023年,组织开展“聚力林业改革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视察,深入武平、连城、漳平等地实地察看,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培育及质量提升、林长制落实及生态保护、林业生态文化培育及宣传等方面的情况。

2023年,组织开展《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赴长汀县河田、三洲、策武等镇实地察看,了解水土流失斑块治理、土地整治项目和茶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松材线虫病防治以及生态产业经济发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等情况。

2024年,组织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深入永定、长汀、连城等地,在田间地头察看春耕生产、撂荒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走访了解农资供应及粮食储备等方面情况,座谈听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2024年,开展“聚力美丽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代表视察活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专题视察 精准问诊把脉

2024年4月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代表视察活动。6月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深入上杭县、武平县、漳平市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在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视察组充分肯定了该村对吴屋围龙屋实施保护修缮和吴屋风貌整治工程,对接文旅运营公司打造文旅体验项目,创建岩前镇首个田间地头众创空间,吸引更多大学生及青年能人返乡创业等取得的成效。

在上杭县中都镇富光村,视察组对露屿度假村项目依托中都国家产业强镇全域产业布局,沿汀江打造露屿度假品牌,科学规划吃住行游购娱项目,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争创4A级景区表示赞许。

在漳平市桂林街道瑞都村,视察组实地感受闽台现代农业融合产业园内两岸金针花、人参、何首乌、牛樟芝等特色产业合作孕育的勃勃生机,感受通过台商入驻投资带动该村集体经济收益、解决村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变化。

......

通过视察,较全面了解我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充分肯定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理念,创新推进“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加快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较好成效。同时,也客观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仍存在短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和乡村治理能力、乡村振兴要素保障不足等。

汇聚众智 助力全面振兴

针对发现的问题,视察组认真研究分析,还组织部分代表前往漳州、厦门考察学习,并就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保障”提出了意见建议。

聚焦“宜居”:建议优化村庄规划,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以县域为重点,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强化村庄分类结果运用,构建科学完备的城乡空间体系;坚持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总结提升推广市场化运作管护模式,保护和改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环境。

聚焦“宜业”:建议夯实稳粮保供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夯实“1172”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做好“土特产”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以工促农,培育融合主体,丰富融合业态,构建高效畅通的现代农产品产销体系,完善融合机制的利益链;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让更多龙岩优质农产品走出山门;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聚焦“和美”:建议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深入龙岩乡村一线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贯穿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优化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广泛落实民主协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设平安闽西乡村,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聚焦“保障”:建议以更活机制推进乡村人才引育,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乡村振兴;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做好用地保障,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赋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形成工作合力,把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