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与探月
■ 苏冠生
月亮,这颗高挂于浩瀚夜空的闪亮明珠,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梦想的承载。从古代文人墨客对明月如痴如醉的咏叹,到现代科学家永不止步的探月行动,人们对月亮孜孜不倦向往和研究的激情从未减退,反而是与日俱增。
古时候,中国人就喜欢看月,并且留下了不少的千古名句,有唐代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代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宋代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字里行间,明月如霜,清景无限,意境超美。
在中国古代,明月是永恒的存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为中国人,不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听到有人诵读这首《静夜思》,一定会勾起心中的思乡之情。《静夜思》成为中国人共同的乡愁。身在他乡,当人们仰头看着头上的那一轮明月,就会倍感亲切,因为那一轮明月也同样在照耀着故乡。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寄托了文人墨客太多人世间的情感,他们行走于世界,从未走出这个圆。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然用阴晴圆缺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月亮是夜空中的点睛之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是冰冷的石头、荒无人烟的空地,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观察月球,并有所记载。我们熟知的典故“天狗吃月”,便是对月食的浪漫解读;中国古代神话中也不乏各种对月亮的想象,“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都是经典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和对月亮的浪漫思绪。
明代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他用捆绑着47支“火箭”和两只风筝的坐椅当作“飞行器”,试图利用“火箭”产生的动力推动他飞往太空,然后利用风筝完成飞行顺利降落。虽然在火光和硝烟当中,他没有成功。但万户还是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位尝试进行火箭飞行的先驱,他的这种探索精神,被后人所铭记。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坑命名为“万户”。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张衡在东汉时期就研究过天文现象,他发明了天文仪器如浑天仪和地动仪等,推算出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张衡和宋应星等,他们对天空的观测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对月球的观察和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还是更想登上月球触摸真实的月球。探索浩瀚宇宙,也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我国的空间探测是从月球探测开始的,这其中凝聚了无数探月科学家的心血与汗水。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我国启动了“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今年,“嫦娥工程”迎来20周年。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了无数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航天事业有重大影响。如今,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仍在继续,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