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粽子


范晓莲

“五月五日粽叶香,千家万户庆端阳。”又是一年端午至,窗外飘起了淡淡的粽香。那清香仿佛穿越时空,带着些许乡愁与思念,让我心弦颤动,不禁陷入深深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佳节,母亲总会提前几天开始忙碌,为的就是让全家都吃上美味的粽子。她会挑选最饱满的糯米,洗净后浸泡在清水中,仿佛在赋予这些小小米粒生命的活力。随后,她又上街选购最新鲜的粽叶,一片片清洗干净,叠放在一起备用。

包粽子时,母亲总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她先将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筒,然后舀起一勺糯米,用手压实,再放入一颗红枣或一块咸蛋黄,又麻利地裹好,用线缠紧。“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用苏轼的诗句来形容母亲做的粽子,真是恰如其分!每当这时,我总是好奇地凑上前去,想要看看母亲是如何变戏法一般,将那些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的粽子的。母亲微笑着,耐心地告诉我每一个步骤。尽管我听得云里雾里,但那份来自母亲的温暖和爱意,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当粽子全部包好后,母亲便将它们放入锅中蒸煮。随着锅中水的沸腾,粽子的香气也开始弥漫。那香气中既有糯米的香甜,又有粽叶的清香,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每当这时,我总是心痒难耐,恨不得立马就开始品尝,母亲却总是一脸慈爱地说:“等一等,等熟透了再吃。”

终于,粽子熟透了。打开锅盖的瞬间,一股浓郁的粽香扑鼻而来,直向五脏六腑。母亲小心翼翼地将粽子捞出,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我早已心痒难耐,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细绳,剥开粽叶,露出了洁白如玉的糯米,还有那油光发亮的红枣或咸蛋黄。咬上一口,糯米的香甜、红枣的甜美或咸蛋黄的咸香在口中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味。每细细咀嚼一下,幸福感的浪潮袭遍周身。而最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那份来自母亲的关爱和呵护。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每当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我总是会想起母亲包的粽子,想起那份独一无二的温暖。虽然现在的我自己也能包粽子,但无论包得再精美,都无法复制母亲包的粽子的味道和温暖。因为那是母亲用她的爱和耐心,一点一滴融入粽子中的。

如今,每当端午佳节来临,我都会提前给母亲打个电话,告诉她我要回家吃粽子。母亲总是高兴地答应着,然后就开始张罗着为我包粽子。回到家中,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和桌上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粽子时,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和幸福。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母亲都会用她的爱和关怀为我包粽子,予我绵绵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