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李


邹善水

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李,已成为乡情的代名词,也包含着李商往来的故乡名片。说起故乡的李,不仅留下人生的汗水,也曾埋进当年想为家乡留下甜梦的一段历史,如今依稀拾梦,可谓是回味乡愁。

故乡的李,倒映出一个与李有关的文化技术学校、与李有关的农民专业研究会、与李有关的一期期技术培训班、与李有关的一个个致富梦......

文化技术学校、专业研究会、技术培训班和一个个致富梦,已成为人生旅途中消失的历史驿站。青春年华,有梦才有理想,有梦才有奋斗,有梦才有行动,有梦才有回忆。故乡的李又临成熟一季,致富梦早就开花结果,四十年光阴一瞬间,四十年旅途仅是一个微小的里程碑。

故乡的真名叫四堡,李是现今闻名遐迩的产业水果,李是当地村民致富之宝。随着古雕版闻名而得宝,随两万多亩李果而宝之。

故乡的那片土地上,李树随处可见。春天,李花如雪般绽放,一团团、一簇簇,将整个家乡装点得如同梦幻般的世界。初春的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素雅且洁白,似一场轻柔的白雪,似迷人的花雨,洒落在黄土坡上、飘落在青草丛间、飞入村民致富甜梦的心间。“李花白如雪,疑似春雪飞。淡香引蜂蝶,万人迷飞雪。”这几句自撰的拙语,勾起吾为故乡的李,付出育苗、科普、培训、宣传等心血历程的回忆。

进入夏日,十里长街飘李香,车水马龙销果忙。古镇云集八方客,尝鲜品味迎客商。小暑大暑,正是李商往来之际。四堡李子,前世修得鸳鸯梦,今生与芙蓉结上好姻缘,配上个好听的芙蓉李美名。大自然画师请来温热的暑阳公公,硬把胭脂涂在李子的脸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胭脂芙蓉李挂满枝头。

李果溢出的清香,就已将甜沁人心扉。孩子们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悄悄寻入树丛间,掀开那软枝绿叶编织的树帘,迫不及待地爬上树去采摘那甜蜜的果实。看到孩童采李果的喜悦,我想起了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先生的佳句:醉罢听疏雨,衾寒梦国香。雨余山吐月,的皪满帘霜。

五步入树林,爬上四叉李树上,摘下三几个李果,在衣服上擦两下,开心地猛咬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开来,那是故乡独有的味道,也是童年最纯粹的快乐。

李果承载着故乡人们的辛勤与希望。大人们在李树间疏果、修剪、捉虫、灭草,累了便坐在树下乘凉休息,谈论着家长里短,也谋划着未来的日子,期盼李果丰收卖得好价钱住上小洋楼。孩子们在李树间穿梭玩耍的欢笑声,在村庄里回荡。那片李树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故乡人的成长与变迁。

即使我离开故乡多年,那满山遍野的李树身影,依然常在脑海中浮现。李乡的变迁,就是故乡嬗变的象征,代表着那份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怀。每当想起故乡的李,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看到了亲人们的笑脸,听到了熟悉的乡音。

故乡的李,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是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记忆。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回家的路,四堡芙蓉李就是故乡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