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临城镇土埔村——

小小萝卜缘何成为年产值6000万元大产业?


在萝卜干成品车间,工人在分装。

学生在体验拔萝卜

融媒体记者 曾萍 通讯员 李新元 温瑜玲 文/图

近日,“上杭萝卜干”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这是“上杭萝卜干”继2015年5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后又接连获得“中国菜”、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技艺于2022年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之后的又一个沉甸甸的荣誉。

上杭萝卜干是“ 闽西八大干”之一,据《上杭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明朝初期就负有盛名,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上杭萝卜干看土埔。临城镇土埔村是上杭萝卜干主产区之一,是全省“一村一品”萝卜干种植和生产基地,全村有140多户种植萝卜,面积240多亩。据不完全统计,小小萝卜干每年给该村带来近6000万元产值。

5月28日,记者来到土埔村进行了采访。

临城镇经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埔村以户为单位种植萝卜,腌制成萝卜干,制成成品后由企业进行包装,运输及推广,并推行了高产、优质、高效绿色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种植。”

借助组织力量,将以往零散种植,以私人售卖为主、不起眼的萝卜干,转变成规模化生产,形成合力,有效提高产量。土埔村自2022年4月创办专业合作社后,2023年萝卜产值同比增长了20%。

“我们在2014年曾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和龙岩学院共同研发萝卜干系列的即食食品,共研发了12种萝卜干的品种,多样化萝卜的产品形式,便于销售。”土埔村村干部说。

土埔村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设施,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等科学措施,有效提高了当地萝卜产量,优化萝卜品质,并丰富了萝卜产品种类,扩大了销路。

产量上来了,品质提升了,种类多样了,怎么卖出去是个问题。

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时代风口。早在2021年,土埔便依托供销合作社建立了上杭萝卜干产业振兴直播基地,通过大力发展直播带货、同城配送等业务,实现萝卜干的“线上线下”同步销售,2023年销售量在10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航空上的餐食,真正实现“土人参”到“致富宝”的完美蜕变。

为扩大上杭萝卜干的知名度并传承好其制作技艺,2020年,上杭县在该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土埔村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杭萝卜干技艺传习中心”,向参观大众讲述关于萝卜干来源的故事,介绍种、腌、晒、藏的制作过程,让更多人了解了上杭萝卜干的制作过程。

“这么多萝卜要怎么处理呢?”“做萝卜汤、酸萝卜,还可以做萝卜丝、萝卜干。”

近日,上杭县蛟洋镇坪埔小学200余人在上杭萝卜干技艺传习中心开展研学活动。在科普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讲解员了解到萝卜干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实地体验,学习萝卜的种植、制作。据统计,技艺传习中心每年接待各校师生约20场次,超2万人,通过农学结合的趣味模式,很好地打响萝卜干产品的知名度。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小小的萝卜隐藏着巨大的潜力,不仅可以养生,给人们带来味蕾的享受,更给上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