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通讯员 陈颖 郑嘉雯)近日,在永定区仙师镇务田村连片的“六月红”早熟芋种植基地里,芋农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芋子。据悉,为确保“六月红”芋增产增收,永定区40余名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指导,这是我市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真情服务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由市、县、乡三级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日益精干。我市持续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体系,每年确保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农技干部参加县级连续5天以上脱产业务培训,不少于十分之一的农技干部参加部省级组织的连续5天以上脱产业务培训。全市有99名农技人员完成福建农林大学专升本学历提升,2名基层农技人员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1名乡镇农技干部获评全国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和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农户对农技服务的满意度超过85%。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与82名公费农科生签订乡镇农技推广紧缺专业定向培养协议,为乡镇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农技推广人才。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每年招募30多名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开展农技指导、政策咨询,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进一步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力量。

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作用日益突显。我市每年遴选培育2000多名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科技示范主体,选派400多名技术指导员对其进行精准指导、帮扶和培育,培训科技示范主体达20000余人次,成为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聚焦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每年建设一批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其中每个县(市、区)粮食科技示范基地不少于1个,以基地为载体开展优质新品种对比展示、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和现场实训、观摩学习活动,每年开展农业主推技术试验示范600余次,组织科技示范主体观摩学习300多期、培训4500人次。通过基地开展百余项农业主推技术展示推广应用,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充分达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