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呼吁加大力度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守护奇和洞遗址 延续历史文脉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刘玉荣 通讯员 赖文光

北有山顶洞,南有奇和洞。奇和洞遗址,位于漳平市东北方的象湖镇灶头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址,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它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市政协委员们认为做好奇和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应以规划引领、依法保护为前提,以科学考古、挖掘价值为手段,充分展示出文化自信自强的历史担当。

成效初显 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进奇和洞遗址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南岛语族文化遗产,对丰富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文化认同感有重要意义。”市政协委员邓长海认为,2021年《龙岩市奇和洞遗址保护条例》经省人大批准实施;202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省政府公布实施《福建奇和洞遗址保护规划》;可以说推进奇和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时机成熟。

邓长海表示,漳平市实施了奇和洞遗址本体加固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完成了奇和洞遗址展览馆布展,保护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考古发掘工作停歇。奇和洞遗址仅发掘120平方米,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考古发掘工作未再进行,保护范围内可能存在大量文物,只有通过不断发掘、研究、阐释遗址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才能不断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二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2019年,奇和洞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福建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后,遗址博物馆建设和核心区道路改道等项目因资金缺乏无法开工,至今未被列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名单。

提升交通条件 深化考古发掘

据了解,奇和洞遗址紧邻漳平市X677县道,道路运输对奇和洞遗址的开发、环境及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且该路段地形复杂,道路等级低,沿线村庄较多,无法适应未来交通量增长的需求,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出行安全,急需改造。为减少过境车辆对文物本体的影响,市政协委员建议改善奇和洞遗址交通条件,规划设计改线方案。

与此同时,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尽快组织专家编制奇和洞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并申请经费支持。邓文海表示,国内有影响力的考古遗址都是经历多次、长时间的考古发掘,每一次发掘都有可能是考古新发现,近两年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再次轰动全世界,掀起了考古热潮。建议将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纳入龙岩对台交流合作内容,深入挖掘奇和洞遗址文化,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研究,开展文明探源、寻根问祖等系列活动,提高奇和洞遗址国内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