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探索管好用好英烈纪念设施

在全省率先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


本报讯(通讯员 黄水林)近日,连城县英烈纪念设施正式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在连城县旗山英烈园举行,这是该县探索管好、用好英烈纪念设施的又一新举措。

连城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县有21处烈士纪念设施。连城县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去年以来投入1000多万元对全县烈士纪念设施、零散烈士墓进行提升改造,并落实“六个一”(一个醒目标示、一份事迹简介、一座规范墓碑、一个保护边界、一份管理制度、一条通行道路)长效管护机制。其中,迁移集中零散烈士墓441座的旗山英烈园,是连城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瞻仰缅怀烈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纪念烈士其重要意义在于育人,我们在全省、全市率先将全县英烈纪念设施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是我们管好用好英烈纪念设施的一项新举措,既解决了烈士纪念设施平时缺人管护的局面,又让社区矫正人员得到正面的红色教育。”连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烈保中心负责人罗全斌介绍说。

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烈士纪念设施,传承弘扬英烈精神,推动烈士褒扬工作高质量发展,连城县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建立英雄烈士保护部门联动协调制度的意见》等精神,融合发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在英雄烈士保护中的职能优势,从今年3月起,将全县21处烈士纪念设施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推动烈士纪念设施与社区矫正教育相结合,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使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真正做到让英烈精神、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连城县要求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司法所推动弘扬英烈精神和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将弘扬英烈精神和红色文化教育纳入社区矫正对象“每月一主题”教育活动中,结合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祭扫纪念、服务活动,通过红色经典视频展播、英烈故事宣讲、游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进一步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功能。鼓励矫正对象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司法所组织当地社区矫正对象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环境整治、破损检查等日常维护工作,并由县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情况等工作开展监督,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管护烈士纪念设施中,全面提升思想改造境界,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推动红色教育入心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