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轭岭:从东肖到红坊的古驿道


图为牛轭岭古茶亭

图为立于古茶亭坡顶的碑记

古驿道逶迤蛇行,满地金黄

宋客 林鉴标 文/图

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街道)与红坊镇之间有条古驿道,名曰:牛轭岭,是历史上沟通两地之间人员往来的必经之道。2023年冬日,我们一行文友前往体验。

连绵的大锦山横亘在东肖与红坊之间。当日,我们从东肖洋潭村出发,沿这条古驿道向红坊东埔村穿越大锦山。驿道长约5公里,山势平缓,逶迤蛇行,但见山间古木参天,绿树掩映,翠竹依依,金叶遍地,人踩在上面,发出沙沙响声,舒心惬意。山顶上有个坳口,这就是牛轭岭。据介绍,因两边的山势呈“人”字形,活脱脱像一副牛轭(一种卡在牛脖子上用于拉动犁耙耕作的工具),故称。

以牛轭岭为界,“轭”的这边是东肖洋潭村,“轭”的那边是红坊东埔村。

在牛轭岭,曾有一座供人遮风避雨、休憩歇息的茶亭。只因岁月更迭,风雨剥蚀,仅剩断壁残垣,芳草萋萋。从石基、残墙遗迹看,这座茶亭属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高4—5米,通道式建筑,即茶亭建在道路中间,两端为敞口式大门,茶亭本身就是道路的一部分。

在茶亭一侧的坡顶,有一块后人用青砖封藏、保存完好、恰似神龛的碑记,石质,黑色,大小若18英寸电视机。打开照明,但见大理石碑记赫然入目,铭曰:“(横题,从右到左)郑户修路碑(竖排,从右到左)□□□□崎岖□,因以延岁月,□□□□常叹人步艰难,古人造之以□□,今人不能修之,于后诚不能无古今之感矣。况此乃闽广通衢,征行要道,安可不修造以便往来乎?我等目击时艰,义为捐赀成美。择吉兴功,剪碍道荆榛,除当途瓦石,务使山虽高而歌砥直,领(岭)虽峻而颂荡平,磐石永宁,康庄

致庆,则庶乎古今之相及云耳。

乐充名字开列:(名单及功名、金额略)

旹 嘉庆十九年岁在甲戌□阳月 榖 旦□□敬修立”

从碑文可得知信息:此驿道是“闽广通衢,征行要道”,嘉庆十九年(1814)郑姓耆绅倡议,发动各派房头及获取功名的成功(热心)人士捐款重修。惜碑文漶漫不清,无从觅得建造亭子的信息。但路在先,亭在后,应是不争的事实。

翻越牛轭岭,沿石砌路下坡约2公里,便抵达东埔村。经了解,郑姓为东埔村大姓,因此可以推测,首倡开通牛轭岭驿道的当为东埔村郑姓人家。

有感于此,同行诗人林鉴标献词一首,词曰:

清平乐 冬登牛轭岭

闲寻亥月,漫赏金黄叶。考问邀朋牛轭越,遂愿登临快惬。

凉亭古道乔松,残墙茂竹辛蜂。似见前人足迹,繁昌勿忘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