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导向 精准施策发力

我市教育系统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曾志明 冯宝庆 陈章群 丘志坤 林歆雅  文/图

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按照工作部署,认真找准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深入师生群众,倾听呼声,了解诉求,制订专项整治方案。下真功,出实招,全力推进各项整治工作,用真情实意切实解决学校民生问题、办好民生实事,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龙岩技师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融合高地

针对当前学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示精神方面还不够有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主动吸纳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的成效还不够明显等问题,近日,龙岩技师学院召开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研讨会,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企业代表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举行了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任仪式。

同时,为立足服务新罗两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智行合一,全力打造龙岩市产教融合新高地,由新罗区人民政府和龙岩技师学院在新罗区未来城继续教育基地合作共建龙岩技师学院未来城校区(新罗产业学院),争创全省示范性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今年首批入驻学生800余人,未来三年3000名学生将进入未来城校区学习,为新罗区“两城”建设和新罗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龙岩市高级中学:开展校际交流合作推动组团办学改革

在主题教育调研座谈会上,学校中青年教师反映老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不多、校际交流合作较少、对引进人才培养不够有力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龙岩市高级中学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精准出招。以“穗龙合作”为契机,赴广州市铁一中学开展对口合作考察交流,就办学情况、教师队伍建设、年级管理、课堂改革等进行深入交流。自今年3月以来,两校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渠道,共建教师培训体系。该校加强与厦门二中“山海合作”,选派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厦门二中跟岗、交流学习,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该校扎实落实“总校制”办学模式,加强龙岩市高级中学教育组团校“教研共同体”教学教研,举办了4场组团校教师技能比赛和专题研讨,辐射近500人次,推动组团办学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龙岩市松涛小学:科技赋能课后服务多元课程助力成长

龙岩市松涛小学针对学校场地受限,课后服务课程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全面、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召集老师们讨论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后服务课程。

学校引进数字化课后服务系统,扩充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形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选课需求。目前,学校开展校内社团课程有英语绘本阅读、书法、篮球、田径等25门,引进校外课程有电子百拼、汉诺塔、魔方、拉丁、象棋、街舞等20门,比原来增加了14门。本学期学校实施分年级分时间开设社团课程,大大优化了师资配置和场地利用率,参与学生有1928人,参与率达93.5%。在课后服务管理上,教师利用微信小程序完成学生考勤、课后评价等,提高了课堂效率。

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专业培训课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

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师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深入摸排制约学校发展及师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保育员、助教等人员岗前培训、专业培训不够问题,学校将助教、保育员业务学习培训纳入学校教师专业培训体系当中,开展专业培训课程,每周固定时间开展业务学习,如手语培训、特殊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学习。加强与兄弟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助教、保育员专业发展提供学习机会。完善助教、保育员工作考评机制,把他们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纳入到年度考评,激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10月13日,该校已开展1场专业培训,使18名助教、保育员及逾300名学生受益。

武平县刘亚楼红军小学:学习榜样见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平县刘亚楼红军小学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帮助师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该校党支部列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开展以“学习榜样见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系列活动。党员教师积极响应,纷纷行动,吹响“打头阵、当先锋”号角。

针对校门对面路口因长期下雨导致路面沙子沉积较多,存在家长接送孩子的安全隐患问题,近日,党支部组织党员清扫路面,党员们发扬“不怕脏、不怕累”奉献精神,快速高效地清理了路面上的淤泥、沙子、垃圾等,及时联系洒水车,定期清理、冲洗校门口丰平路和长排路上的淤泥和沙石,学校路口不良的路面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社区环境卫生也大大改善,受到学生家长和居民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