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重阳话敬老
■ 陈立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到了2023年的重阳节。当人们纷纷在户外远足、登高望远;在公园漫步、欣赏菊花时,记得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尊老敬老、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孟时代,就已经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老敬老、爱护老人,既是家事,又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也是老年人温馨的港湾。子孙后代都有义务赡养和孝敬老人,回报长辈的养育之恩。
然而,时下有些人却把老年人视为“包袱”和“负担”。有的老年人子女虽多,但对赡养问题却相互推诿,甚至不负担赡养费;有的子女干涉老年人黄昏恋,老年丧偶再婚难之类的悲剧在个别家庭发生;在个别场合,目睹老年人摔倒,路人冷漠且不上前扶起;更有甚者,一些花样翻新的劣质产品,专门欺诈老年人的“钱袋子”......
凡此种种,与传统的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格格不入。在大力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必须严厉抨击那些嫌老、欺老、坑老、对老年人冷漠无情的不良现象。
无数事实证明,积极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不仅对社会稳定很重要,而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老少相安也大有益处。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创造了辉煌的过去,有不少老年人还在创造着辉煌的今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关心老人疾苦,维护老人权益,先老人之忧而忧、后老人之乐而乐的道德风尚。
人,都会变老。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中青年人,就是未来的老年人,老年人的今天就是中青年的明天。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爱心,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美满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