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严防 过程严管 风险严控

我市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融媒体记者 赖容 通讯员 程驰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近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主题教育重点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深化治理“餐桌污染”以及省、市纪委开展中小学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点题整治工作部署要求,针对中秋期间月饼等节令性食品特点,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加大对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频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结合节日期间餐饮消费特点,强化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通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聚焦食品安全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努力促进全市餐饮服务质效新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食安组组长的‘双组长’工作机制,连续23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每年350万元基础上,2022、2023年连续两年增加食安经费共150万元。” 市市场监管局一负责同志介绍说,“我市还加快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长效机制,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为确保食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将食安工作列入‘三重’项目化工作落实机制;列入政府绩效考评、平安综治等重点工作考核;列入‘大督查大落实’内容。”

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中,我市注重风险防范,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项目清单和分类检查要点表对餐饮单位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加大食安抽检力度,紧盯高风险食品、高风险指标、高风险区域等食安问题,逐年加大抽检频次。试行食安风险评价机制,把学校食堂、集体配送单位等列入重点餐饮单位,制定方案开展食安风险评价试点工作。聚焦餐饮服务食安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食安自查自评制度,对照主体责任清单,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坚持食安宣传培训常态化机制化,在完成餐饮服务“百千万”食安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全市食安培训。2021年以来共开展培训79场次,参加培训人员9335人次。

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我市还强化科技支撑,智慧监管提档升级。以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为重点单位,大幅度提高“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互联网+明厨亮灶”学校食堂903家,占比89.7%。在全市范围持续推进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等特定餐饮服务单位“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至目前,餐饮环节已录入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信息1817.71万条。鼓励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深入开展省、市两级级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创建,近三年省、市级食安专项资金共安排178.8万元创建45家省级、180家市级 “明厨亮灶”示范单位,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整体提高食安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