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以法治之力促绿色发展


■ 通讯员 陈天长 于方灯 刘善兰

近日,长汀县司法局三洲司法所联系“生态枫桥联合调解队”成员一道,开展一场特殊的调解活动。调解现场,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领域调解专家纷纷上阵,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及时提问,找准问题症结所在。随着多位当事人依次在调解笔录上签字盖章,数起因生态保护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顺利得到化解。

这是长汀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积极探索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的一个缩影。汀江因推进生态保护、落实纠纷化解愈发美丽动人。

厚植法治根基 谱写生态华章

2022年12月8日,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和“十大法治事件”颁奖典礼在福州举行。其中,《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颁布实施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

长汀县坚持依靠法治力量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将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用法律和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推动颁布实施《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完成首个由国家环保部认证的《长汀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规划》,创新建立生态司法“三三”工作机制,为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司法服务,持续改善了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全县水土流失率由1985年的31.5%降至2022年的6.57%,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9.55%,成功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优化法治供给 提升发展动力

18日,在长汀县策武镇内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福建顺祥低氧铜杆及合金生产项目热气腾腾,在一号厂房,反射炉炉火正旺。公司经理杨良凯介绍,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客商投资10亿元,去年11月签约,今年3月开工,8月就投入试运营,实现了250天从签约到投产的“长汀速度”。

长汀县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紧扣工业强县、文旅富民、绿富共赢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出台《长汀县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长汀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推动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健全顾问制度,实现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创新项目容缺预审、受理快办服务和不动产“组合登记、一次办好”等“绿色通道”;畅通拓宽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2022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各类办件160万余件,“减时限”压缩占比达92.7%。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为98.7%,满意率为100%。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败诉率仅7.1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长汀县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和第三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融汇法治合力 增进民生福祉

长汀县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修订完善《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动出台《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用法治守护福建省独一无二的国家历史文化县城;推进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建立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和卫边护界共保平安边界合作机制,挂牌成立法官驻村工作室和生态枫桥调解工作室等;积极探索特色化、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的乡村法治实践,把法治融入乡村治理,着力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全力打造多元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持续构建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格局。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063件,涉调金额2700多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7%;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5560人,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31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307个,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2022年长汀县获评第四轮省级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