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 助力幸福晚年


■ 融媒体记者 曾俊钦 郭娇妍 通讯员 张惠荣 范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龙岩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49.6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24%,65岁以上老人36.31万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3.33%,未来十年我市老龄人口将激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在先进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智慧养老产业成为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产业。我市智慧养老开展情况如何,面临什么问题和困难?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相关采访。

概念 什么是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是一种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种模式将传统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如远程监控老人生活,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再比如,老人在家中摔倒,地面的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那么,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家,或者万一老人已经外出,也没有关系,如果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这时煤气便会自动关闭。除了这些突发情况,物联网智慧养老的关怀还体现在细节之处,比如老人住所内的水龙头一旦24小时都没有开启过,那么报警系统就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提醒,看看老人是否外出,还是出现了其他的意外。

智慧养老不仅时刻保护老人的安全,还能全方位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比如,借助手腕式血压计、手表式GPS定位仪等设备,不仅能随时随地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个随身携带的“药匣子”,同时,还能知晓他们的活动轨迹,发挥“隐形伴侣”的作用。

措施 政府搭建 打造没有城墙的“养老院”

日前,上杭县“互联网+养老”信息服务呼叫平台接到才溪镇中兴村陈旭花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老人表示:“肚子很疼,家属都不在身边,又下着雨,你们可以陪我去医院吗?”了解老人情况后,平台立即启动紧急救援程序,定位老人位置,通知距离老人家最近的救援志愿者赶往老人家中,并立即安排车辆送往医院,陪同老人就医。这是上杭县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的生动写照。

为应对到来的老龄化,如何加快推进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市政府2021年出台《龙岩市关于加快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21—2025)二十条措施》,该措施第8点提到从财政税收上支持深化“互联网+养老”服务,推进龙岩市智慧化虚拟养老院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智慧养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推广和实施。在此,我市智慧养老建设也在一些小区试行并推进。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事项。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已形成以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机构)为中心、村(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为站点的养老服务体系,夯实“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功能,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各县(市、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运营补贴等方式,引进青鸟三盛、南京禾康、河北德亨仁厚和福州金太阳等多家专业化服务组织,搭建“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建立长者精准服务数据库和基本服务需求信息库,打造没有城墙的“养老院”。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丘永红介绍,政府为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75周岁以上城乡孤寡、失能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等8类对象,购买“线上”呼叫信息服务及助洁、助浴、助医、助餐、助行及助乐六大类的“线下”实体援助。服务公司为服务对象每人配置一台具有“SOS”键的老年人智能手机,为老年人提供定制、预约、呼叫、应急等多层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据了解,2022年全市各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已为3万多名老人提供线上服务,为5千多名老人提供线下上门援助服务。

同时,这些组织承接运营照料中心21个、养老服务站28个、农村幸福院11个,打破了过去传统单一的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多元化运作方式,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率。我市从村居(社区)自我管理逐步转变为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承接运营。

记者采访获悉,每个县(市、区)在智慧养老方面的模式有所区别。比如,上杭县与专业化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为每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一台老年人专用手机;提供专用号码及200分钟专用通信套餐;提供呼叫中心全天候 24 小时即时应答,传递服务需求,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定期电话回访、短信回访及上门回访,及时了解老人服务需求;为老人提供远程定位服务等。线下服务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以及文化娱乐、学习教育、陪伴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武平县老年人可以通过968962平台服务热线(7*24小时)、社区服务站点、网站等途径,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以智慧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为切入点,提供养老、家庭生活、民生商品配送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等服务。

“智慧养老服务,让我们老年人在家生活更有保障和依靠,儿女也放心。”享受了智慧养老服务的老林说道。

问题 老年人期望高 推进面临一定困难

智慧养老建设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因此老年人对这种新模式的需求和体验非常重要。据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实用和贴心的服务。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使用新技术的难度、安全性和信任问题等。

我市正在积极推动智慧养老建设,通过引入行业标杆的养老服务建设体系,并结合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投入,在降低监督成本的同时,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健康和幸福。

建议 强化资金保障 提高服务质量

连日来,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专家、老人及其家属等,记者了解到,要高质量推进智慧养老建设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加大支持“互联网+养老”服务项目购买力度,在资金保障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实行线上线下同覆盖。在原政策基础上,优化线上服务手段,拓展线下服务内容,争取线上、线下服务同覆盖,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建成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打造智慧化虚拟养老院,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探索更加完善的服务。运营方要根据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方案,提高服务质量。

合力支持养老服务工作。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涉及面广、服务内容多、工作繁杂、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养老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