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心态 从容应考
■ 刘菲菲
明天就要步入考场,十余载学习时光,终迎来利剑出鞘。同学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不愿交流,入睡困难或突然惊醒,饮食不振或暴饮暴食,极度冷静或一惊一乍等,这些都是压力下可能出现的情绪和反应。每个人的压力反应不一样,不论你有没有上述反应,都是正常的。
当下,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基本定型,考验大家的更多是心态的调适与准备。一些建议供需参考:
1.按部就班,坚持就是胜利。不论是作息时间、居住场所,还是复习规划,抑或是饮食着装等,按以往正常进行或准备就可以了,不用别出心裁,更不宜过度进补或者吃一些所谓的“聪明药”或“提神剂”,不仅适得其反还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慌张。大幅调整生活规律,或者乱用药物,很可能会增加个体的抗压负担。
2.行为训练,积极自我暗示。考生的睡眠情况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更无需夸大睡眠不佳产生的负面影响。高压下,人体本身会释放应激信号以激发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因此即便自我感觉没睡好也不会令你在考场上昏昏欲睡。你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进行调试,如:头皮按摩、睡前泡澡或泡脚十分钟、听冥想音乐、睡前瑜伽等;此外,不断放慢呼和吸的节奏,并默念“我可以”三个字,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3.看到所得,逐步夯实自信。考前的温书过程,难免会有疑难知识点阻碍你学习的顺利进行。此时,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连这个我都不会,我还来得及吗?”事实上,倾向于不自觉地夸大困难是人们的一贯选择。在这个时期,温习一些基本公示、定理或翻翻常考知识点即可,要看到我们已经掌握的部分。一些题真的不会做也没关系,因为很可能不会考,无需过分纠结。
每位考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压力和情绪必须自己面对才能收获成长。其实,应对高考并没有一个可追随,可复制的模式,你有应对挑战的独门秘籍,发挥
出来就是最佳应对方案。从生命的长河来看,高考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挑战,未来还有无限机会。请尝试放下对考试结果的不当担忧与恐惧。不论高考结果如何,你都可以拥有精彩人生。
考试前夕,请家长或同学再次一起回顾考前须知,将考试用品统一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显眼处以便获取。步入考场时,不要过分与同学攀谈,竖起耳朵听听考场的提示或者带队老师的提醒。此时,如果你感到什么都听不清,请你放缓呼气和吸气的频率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或者直接走到带队老师面前,告诉他你的状态,寻求帮助。在进入教室前,可先去趟洗手间,用水打湿手轻轻拍拍眼睛和脸部,对着镜子保持5秒钟的微笑并默念:我可以!
在教室门前,再次核查自己带的考试用品。一切妥当后,进入教室找到位置后,微调座椅,找舒服的姿势坐好。如果考前准备了然于心,你可以闭目养神,再次调整呼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开考后,如果遇到难题,要提醒自己这是命题老师设置的陷阱,不能死磕,要先跳过。在完成其他题目时,你会慢慢找到较好的“题感”,再回去啃那几块硬骨头可能更得心应手。如果有突发的身体问题,请随时举手,考务老师和医务人员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耽误几分钟的时间并不影响考试的整体发挥。
考试时间到,要第一时间停笔,整理好自己带来的物品,离开考场。在此过程中不用急,待监考老师检查完毕后离开。出了考场,与同学朋友打打气,不相对答案,尽快离开。
饮食方面尽量保证新鲜与卫生,按照考生个人往常口味准备即可。整体而言,可以清淡一点,不过度进补或者花样繁多;也无需放大食物的功效而进行严格的忌口。
(作者系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室副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