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诗词间
□ 张弘远
诗词便如一盏酽厚的淳茶,乍一品茗,并不味美,然而愈品,那茶的味道便愈甘,便愈使人陶醉。 ——题记
我与诗词结缘是在两年前,那时候方才结束了六年的学业,与同窗好友无奈分别,心中感慨万千,思如泉涌,便提笔写下了那首古律:“苍苍陌上桑,凄凄别离音。六载去不复,人悲马齐鸣。为君斟浊酒,狂澜俱此行。悲泣复难断,唯有山月明。”写罢,掷笔在案,把足以让阳光照透的薄纸举在眼前反复端详,不觉一抹满意的笑闪过嘴角,我也就从此被诗词的引力捕获,成为一颗围绕诗词殿堂旋转的新星。
诗词总能为我带来不尽的惊喜。自从陶醉于诗词后,我便不能自拔,在文字的夹缝中,我隐约能窥见一片红若胭脂的桃花林。
静下心来,我努力地找寻,试图撕开一道口子,到那片桃花林里漫游吟诵,但似乎用力过猛,一个不小心,便走进了诗词这片无边无涯的天地之间。
在诗词中是可以完成“华夏之旅”的。摊开诗书词卷,眼帘便映入一派“云开大漠风沙走,水折长河日夜流”的黄沙漫天的塞外风光;往东而去,只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皑皑白雪覆满山头,天地间茫茫一片白;慢慢踱步而去,转过山头,奔南去,但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荷叶莲蓬错落有致,那江面如一块明镜,正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抹身过了河岸,再往南走,见山头树上果实累累,火红一片,不禁感慨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游得渐乏了,便上了一叶扁舟,向西行去,途中正逢夜晚,星斗璀璨夺目占了大半个天空,大有一种“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之感。不觉已到西疆绵延群山,上得山来,山路崎岖难行,头上的青天似乎伸手可及却总让人扑个空。走在狭窄而古老的栈道上,不觉大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巴蜀的群山中辗转游览了许久,又希冀去看看五岳之首的秦山。于是立即动身北上,继而往东,抵达山东境内。登临泰山,心怀激荡,看着“造化钟神秀”得如此壮美之景,不禁有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涌上心头。此刻的我正是心潮澎湃。转而来到了黄鹤楼,将杯举起,以茶代酒,远眺绝美山河,笑逐颜开,在风的吹拂下,我总算体会到了何为“心潮逐浪高”。
不觉已有些许疲惫,在“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驱使下,终于下定了决心,结束这次旅行。但对于如此的景致,我的心中久久难以平复,在归程中,不禁默道:“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合上书,闭目养神。诗词能陶冶情操亦可让人在文字中漫游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足不出户便能将山河万里尽收眼底,如此美事,人间难得。
如今,在诗词中循着前人的脚步漫步游览已然成为我的一大兴趣所在,我曾填过一阕鹧鸪天,是这么写的:沉醉听风庭院前,拈毫挥墨点红笺。山钟催笔舒狂意,清客扬言比圣贤。三斗酒,五陵泉。八君共饮笑神仙。青藤古地重开日,便教诗书解凤眠。
深入诗山词海,便能体味到平常无法感受到的美,如此的畅游与快乐,值得我辈继续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