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特色督查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林蔚学 通讯员 陈道忠 廖惠珍)日前,我市通报一季度招商引资情况,一季度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4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其中,上杭县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159.9亿元,签约项目数居全市首位。这是上杭县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项目落地见效的又一生动体现。
近年来,上杭县依托“大督查大落实”办,督促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上杭特色督查模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该办结合“千名干部进万企,党建促发展”活动,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积极构建“保姆式”桥梁,做助企纾困的“服务员”。结合“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督查员采用“督帮”一体形式开展督查工作,主动指导企业多形式“解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在项目督查过程中,该办了解到德尔科技含氟半导体新材料项目受省“三调”数据启用影响,用地无法报批、前期推进缓慢。督查组随即督促县自然资源局对接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及时沟通新采用省“三调”数据用地报批系统使用情况,促成项目在系统开通后第一时间进行报批。
在督查发现该项目后期用地报批无指标后,督查组积极督促蛟洋工业区管委会和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分管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亲自协调,促成用地报批指标的解决,成功突破用地要素难点,推动项目顺利完成百日攻坚目标任务,得到项目业主高度评价。在“保姆式”服务助力下,今年该企业在该县加码投资,成功上马年产100万套新能源高纯石墨坩埚及10万吨动力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
上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因资金缺口问题导致工期延期、工人流失,项目几乎全线停工。督查人员第一时间深入摸排企业用工情况,积极协调多个部门沟通协调,帮助企业顺利获得贷款支持,及时依法支付拖欠款项,推动项目建设重回正轨。在创新机制,形成“链接式”桥梁、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该办创新“快报式”督办机制,推进事项高效办理。
及时“争效”督办,助力全县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健全“多元式”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氛围。对全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通报,项目进行每月一挂旗;对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每季一表扬;对“难、硬、重、新”工作有显著突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专项表扬和专项绩效奖励;对获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绩效考评中给予绩效加分,机制实施以来,开展各类表扬个人160次,获得绩效加分单位达80个次,有效激发全县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精准督查,组建“监督式”桥梁,提升营商环境针对监督单位重点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该县纪委监委驻发改局纪检监察组与效能办、大督办强化监督职能,组建“监督式”桥梁,高效作为,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在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该县取得位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访”企业督部门。大督查坚持“问需于企、问责于政”,走访企业42家,发现问题8条,约谈提醒2人。坚持“问企业查部门、帮企业督部门”,到发改、商务等职能部门调研3次,发现问题6条,约谈提醒4人。“会”代表征意见。组织召开“对话企业面对面”座谈会,参会的21名企业代表不仅争相反映自己企业所遇到的难题,而且还就该县营商环境建设纷纷献言献策。“问”查卷摸实情。就审批服务印发调查问卷,对发现的问题,责成限期改进,并跟踪整改落实,促成各审批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去年前往德尔科技等企业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疏导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困难问题,力争审批办件“即来即办”,审批服务不断优化。
今年,该县列入市级重大攻坚项目18个,总投资28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7.8亿元,计划开工项目7个,计划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个。第一季度完成投资15.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3%。一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助推了上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位列第96位,成为全国原中央苏区县唯一入选县份,连续第七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综合实力居全省山区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