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多点发力建设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募
近年来,永定区以“公益便民、节约用地、生态文明、堵疏结合”为原则,多点发力推进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公益性骨灰楼堂覆盖到所有乡(镇)、建制村,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树立生态安葬文明新风。
永定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3个工作专班,并将该项目列入区重点建设项目。在巩固殡葬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永定区积极治理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做好乡村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的建设。
在建设中,永定区坚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设3年行动实施方案,厉行节约用地。按照辖区总人口数6‰的死亡率计算,以至少30年为使用周期,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来规划建设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就近便民原则一村一建、一乡镇一建或多村联建的方式,鼓励村民大力兴建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建成后,向本村、本乡镇居民提供骨灰安放(葬)服务。该项目覆盖23个乡镇,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33500平方米,拟建设200座骨灰楼堂和6000余个墓地,计划投资1.95亿元,项目分3年建设,项目建成后能有效节约耕地、林地约128公顷。
为尽快推动项目建成使用,区政府出台区级奖补政策,设定5000余万元奖补资金,调动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主动性。据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5年底,除部分村居已列入城区骨灰楼堂的规划建设外,全区23个乡镇(街道)的263个村(居)可实现公益性骨灰楼堂和公墓全覆盖,逐渐改变传统“入土为安”形式,让逝者“入堂为安”,让群众选择更加生态环保节地葬式,推进丧俗改革向纵深发展。
(通讯员 阙友荣 马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