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扶残助残 让残疾人“残有所依”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俊 通讯员 李国汉)近日,经漳平残联和火柴空间(漳平)创新创业基地战略合作,漳平肢体残疾人协会正式入驻该基地,由基地免除租金为协会提供一层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及创业基地,开展肢残人在电商、短视频、抖音制作、服装设计制作、电器维修销售等方面的创业就业工作。

这是我市各级残联深入开展“爱心助残”专项提升行动的缩影。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建设“大爱龙岩”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的有关工作要求,各级残联以“大爱龙岩·爱心助残”为抓手,深入实施就业帮扶、康复服务、兜底保障、出行无碍、社会助残等五大工程,全力打造“红土助残”工作品牌,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市各级残联深入实施就业帮扶工程,积极推动残疾人新形态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盲人就业等,创办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龙岩市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组建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武平梁野仙蜜残疾人养蜂专业合作社,并计划在中心城区新建一所盲人按摩示范基地。

实施康复服务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陪护补助制度、精神残疾人住院补助普惠制度和残疾儿童家长“喘息日”制度,率先成立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建成我市第一家辅具租赁维修回收服务站。

实施兜底保障工程,积极争取中残联、省残联对我市残疾人康复、托养、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资金支持,认真实施“两项补贴”政策、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残疾人托养服务、“扶残助学工程”等。

实施出行无碍工程,争取省市各级财政资金600余万元,明年计划为1100户残疾人进行“信息化”为重点的家庭无障碍升级改造,继续与市联通公司推广为残疾人群体打造的“畅爱”系列专属通信产品,帮助2000名视力、听力残疾人用户实现信息沟通无障碍;实施社会助残工程,成立全省第三家县级残疾人慈善基金会,明年在全市深入建设完善10家爱心助残驿站。

“‘爱心助残’是‘大爱龙岩’品牌建设活动六个专项提升行动之一,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增添了更强动力。”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一级调研员曾仲春告诉记者,2023年,全市残联系统将不断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帮扶制度,重点做好“五个一”,即设立一个基地——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兴建一个中心——龙岩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促进一批残疾人就业,完成一批残疾人家庭环境改造,建成一批爱心助残驿站,确保“残有所依”,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