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护成长 护蕾在行动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施薇)近日,是武平县岩前中心学校三(1)班留守孩子小清(化名)的生日。班主任刘文才老师和班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带上生日贺卡和礼物来到小清家中,为小清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

这是我市为特殊未成年人群体营造良好成长氛围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打好大爱龙岩牌,推进“爱心护蕾”专项行动,我市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做好以留守儿童、孤儿、困难学生、婴幼儿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关心关爱工作,切实解决其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幼有所育”。

针对留守儿童,出台相关方案,围绕打造一个优美环境、健全一套明晰台账、严格一项报告制度、深化一项帮扶措施、呵护一份亲情关爱、完善一项疏导机制等“六个一”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共有9046个留守儿童与“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结对。

针对孤儿,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市机构供养孤儿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800元,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40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照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深入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

针对困难学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关爱帮扶服务;开展“春蕾计划——圆梦行动”助学活动;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救助资金1977.87万元,为378人次残疾儿童提供辅助器具适配补贴;为促进特殊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学生教育保障水平。

针对婴幼儿,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深入推进“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推进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等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个县(市、区)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全市133个乡镇(街道)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全覆盖;强化基层计生协干部服务能力培训,力争到2025年,将全市各级计生协会干部都培养成群众身边的家庭健康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