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兴市 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涂霖养
近年来,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引擎、主战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逐步拓展、创新动能持续培育、创新活力加快释放。在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兴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
一、突出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整合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体。二是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发挥科技人员在创新中的主人翁精神,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护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合法权益。三是支持企业共建共享研发机构。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群,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二、培育创新动能
瞄准先进技术,盯紧产业创新,以行业应用为牵引,延伸产业链条, 强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进一步激活新兴产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创新动能。一是激活新兴产业创新动能。进一步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智能科技、医疗器械产业。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壮大数字经济;优化城乡区域物流网络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智能物流产业体系。二是激活主导产业创新动能。做强做大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文旅康养、建筑业、特色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三是推进传统产业创新动能。烟草产业要加快推进龙烟公司片烟醇化库技改项目、行业智能工程示范项目;纺织产业要加快研发新型功能性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建材产业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进水泥行业技改;商贸服务业要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服务业重点领域的研发应用。
三、优化创新环境
在全市上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进一步优化创新兴市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加快推进创新兴市。一是优化创新兴市的社会环境。在全市形成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创新、理解创新、参与创新,让创新创业创造在全龙岩蔚然成风。二是优化创新兴市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与导向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加快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和成效奖励政策。三是优化创新兴市的法制环境。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知创龙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相关法规、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拓宽创新途径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拓宽创新途径,坚持融合创新、开放创新,推进绿色生态科技创新。一是坚持融合创新。聚焦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大科技、大创新、大开放、大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开放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便捷流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交流,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龙岩——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深化产业创新合作,在红色旅游、康养产业、稀土产业创新等方面密切协作,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推进绿色生态科技创新。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围绕大气污染监测和防治、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固废处理与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为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五、强化创新保障
加快推进创新兴市,需要强有力的创新保障作坚强的后盾。一是强化创新兴市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创新兴市的资金保障。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和支持方式。一要加大科技投入;二要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融资支持;三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强化创新兴市的制度保障。一要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落实科研主体科技成果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二要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宽容科技创新失误、保护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制度。四是强化创新兴市的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打造闽西人才高地,加大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汇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确保科研人才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搞创新,为创新兴市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系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经济与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