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心中的那抹志愿红

刘小飞画
□ 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 六年级(2)班 余美雯
在我心中,有一抹志愿红,她就像胸前的红领巾、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般鲜艳,飘扬在我的心中,伴随我成长。
从我懂事起,父亲和几位叔叔阿姨经常穿着红马甲、披着红绶带,到偏远乡村慰问那些老人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我曾疑惑地问父亲:“爸爸跟叔叔阿姨为什么要给他们钱呢?”
父亲看了看远方,蹲下身子给我讲述了他小时候的故事:1996年,爸爸的老家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洪水肆虐地在村子里游荡,锅、碗、瓢、盆、衣服、床板在水里漂浮,鸡、鸭、牛、猪在洪水中挣扎,全村一夜之间成为重灾村。洪水退后,父老乡亲回到家中,在一片哀叹声中寻找灾后留下的东西。灾后没多久,“大米来了,衣服来了,被子来了,药品来了……”一支支扛着红旗的救援队带着全国各地的爱心捐赠来到村里。乡亲们的眉头舒展开了,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从那时起,爸爸就暗自下定决心,以后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读大学开始,爸爸加入了志愿者团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从此,爸爸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穿上红马甲,走村串镇,为需要帮助的农村老百姓开展志愿服务。
父亲的话在我脑海中久久盘旋,当父亲又穿起那件洗了又洗的红马甲时,红马甲成了我心中一抹最亮丽的志愿红。
幼儿园时,父亲带我到敬老院、希望小学去献爱心。上小学后,父亲常常带着我一起下乡开展志愿服务。他说,志愿者不分年龄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就是一种奉献。父亲的这句话,牢牢记在我的心里。每当我穿起红马甲,心里顿时感到无比自豪,胸中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电视上,无数医务人员、志愿者勇于逆行,他们奔赴一线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他们的身影常常让我们感动。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基层工作者、社区干部穿上红马甲,走在大街小巷,入户走访,帮助困难群众购买药物、防护物品、生活必需品等,为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文明餐桌”“健康生活”等知识。
妈妈也是广大志愿者中的一员,她也经常穿起红马甲,走街串巷,早出晚归。这一抹抹志愿红就像一条条红丝带将社会大家庭紧紧地连在一起,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红马甲,让我明白了除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的小家,还有祖国、社会这个大家庭。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庭就没我们每个小家。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是祖国母亲这个大家庭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一定能成为祖国母亲心中那颗最耀眼的星,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浓厚我心中的这一抹志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