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跑“半马”

谢瑞蕊 画
□ 邱桥荣
近日,一位同事也是跑友小刘调回江西。临行前,没见到我,便委托另一位同事转送给我一本村上春树写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其实,这本书我早已从网上购买并阅读完,但我电话里没告诉他。当我手捧这本书时,心里依然有一种感动,体会到了一种浓浓的跑友情,也不禁令我想起和他第一次跑半程马拉松(简称“半马”)。
我与半程马拉松的结缘,纯属偶然。2019年1月,一位在漳州工作的大学同学挂电话给我:“我已报名漳平市永福樱花国际马拉松赛,永福在你的‘地盘’上,你也一起参加吧?”我考虑这次赛事有6公里休闲跑项目,参加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另外也可陪陪老同学,就告诉他也一起报这个项目。未曾料到,这位杨同学当即否决:“6公里有什么好跑的,随便去哪里转几个圈就跑完了,还不如不要去,要报就报‘半马’。”我说:“我从没跑过这么远的距离,这几年最多也只跑个3公里,哪有这个能耐水平。”他说:“没事,这次赛事关门时间3个半小时,跑不动,走路也可走下来。你大学时经常锻炼有基础,肯定没问题。”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我居然答应了。
报名之后,离比赛不到两个月时间。我上网查询了跑“半马”的攻略,看了不少跑友的心得经验,在同学的指教下,初步拟制了自己的训练计划。有了目标与方向,只要下午下班或是周末有空,就到莲花山栈道跑步。从5公里、6公里、8公里到10公里,逐步推进,比赛也在临近。
小刘听说我有报名参加永福“半马”赛,并相邀一同前往。小刘年轻、身体素质好,喜欢跑步,有跑马拉松的经验。他帮忙联系好住宿酒店,不时给我介绍跑“半马”的注意事项,给我鼓劲加油,增添了我的信心和勇气。
3月3日早上,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寒风习习。第一次参赛就遇到这样的天气,心中不免忐忑不安,祈愿天公“亮天窗”,拨开云雾见晴日。上午9时,随着发令枪响,我和杨同学、小刘一起出发了。跑了一段后,被身边跑友们的热情和兴致带动起来,心情渐渐放松。跑进樱花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大陆阿里山”的景色,越跑越舒服。但没过多久,就遇到了1公里左右、泥泞不堪的土路,我们只得快走,跑鞋湿了、沾满了泥浆,负重前行,有种狼狈不堪的感觉。幸好在上林水库堤坝路段,看到了雨后云雾缭绕、山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放松心情。
毕竟是第一次跑“半马”,没训练跑过这么远的距离,跑过15公里后,感觉不对劲,两腿像灌了铅一样逐渐沉重起来,开始有点抽筋。我立即改成走路,慢走一段后,抽筋的情况好了一些,接着又继续跑。会痛就走,不痛就跑,就这样来来回回地,最后我忍着酸痛冲过终点,全程用时2小时29分,挑战了自己的不可能!创造了个人第一个“半马”的奇迹!尽管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心中的激动之情还是难以言表,留影时高高抬起右手伸起大拇指,为自己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半马”点赞。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跑“半马”上瘾,渐跑渐远。三年多时间陆陆续续跑了7个“半马”,每次个人的成绩都在进步中。正当我准备冲击全马赛事时,疫情之下,马拉松赛事纷纷停办,也让我对跑步重新审视:难道我们的跑步就是为了参赛?这时,我又翻看起《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村上春树说:“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这让我深受启发:乐享跑步,才是初心。由此,我不再执著于参赛,跑多跑少,跑快跑慢都不计较,怎么开心怎么跑。
第一次跑“半马”,让我焕发出跑步的兴趣,热爱上了跑步,增添了我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历练了我的意志,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跑者无缰。我跑步,我快乐!跑步,我当一如既往,不断向前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