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红古田号)首发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助推龙岩加速发展


□融媒体记者 池银花 罗姝 通讯员 林斯乾 卓世纪 陈国俊

29日上午,我市首趟中欧班列(红古田号)开行,在我市各有关部门和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红古田号”的开行是贯彻落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重要举措,是我市主动融入“一路一带”建设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突破。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互联互通、扩大双向开放,让更多的闽西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带动龙岩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欧班列(红古田号)的首发,是龙岩对外开放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将为龙岩老区苏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新通道、注入新动能。”市发改委主任陈明生表示,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围绕细化落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积极争取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线路,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推动互联互通、扩大双向开放。同时,多措并举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拓宽货源渠道,促进运输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深化产业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龙岩聚力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多作贡献。

市商务局局长吕素梅认为,中欧班列(红古田号)的开行,将打破长期以来我市企业产品主要依赖“海运”出口单一模式,为企业产品走出去提供货运新模式、新通道,也将有效缓解疫情影响下“海运紧张、海运贵”压力,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出口物流成本。她表示,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加大宣传、货源组织和扶持力度,充分激发中欧班列“红古田号”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把龙岩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通道,让更多的闽西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欧班列的成功开行,打通了闽西革命老区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形成了东西并济、海铁联运的新开放格局,极大拓展了对外开放发展的空间。龙岩海关关长刘金华表示,龙岩海关将进一步支持上杭紫金铁路货场建成多式联运中心,打通龙岩陆地港与紫金铁路货场的监管直通,鼓励跨境电商搭乘中欧班列,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中欧班列“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最大限度压缩通关时间、提升通关便利,让更多闽西产品在家门口就能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上杭作为中欧班列(红古田号)启运站所在地,首次设立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首次开通了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对于上杭扩大对外贸易,吸引更多国际化企业到上杭投资兴业具有重要意义。”上杭县副县长杨智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红古田号)始发站的各项软硬件设施,确保中欧班列持续稳定运行;同时加大中欧班列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更多的企业通过中欧班列(红古田号)扩大对外出口,真正发挥中欧班列联通欧亚、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强化对龙岩物流产业集群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对外出口需求,及时优化货场设备设施,积极对接上级货运、调度部门,组织技术骨干制定完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确保了首趟中欧班列(红古田号)的正式开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龙岩车务段段长罗颖桢说:“今后,铁路部门将根据企业需求动态开行中欧班列,持续优化配车配箱、运转、调车等运输组织过程,全力保障中欧班列的畅通运行。”

“中欧班列(红古田号)顺利开行,打通闽西至欧洲的铁路物流大通道,填补了我市铁路没有始发欧洲班列的历史空白。”市铁路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黄小明表示,中心将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契机,持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实施“三提三效”行动,加快盘活我市铁路资产,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在探索开行标杆动车、旅游专列等“铁路+”新模式上做足文章,切实把我市作为闽粤赣边区域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