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连城四堡:
溪流“黄汤”终变“长清水”
近日,笔者在连城县北部四堡镇雾阁村南龙溪看到,镇河长办负责人率专管员在溪水中清除杂草,清澈的溪水中,鱼儿在自由游弋。而昔日,只要下一阵小雨,溪流里就满是“黄汤水”,村民不敢洗菜洗衣。
四堡全镇共有四堡溪、邓屋坑溪、岭背溪和黄坑溪四条主要溪流计43.3公里。四堡镇镇长、总河长吴文豪介绍,近年来,为治理溪流“黄汤水”,镇里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遏制源头水土流失。分布在204省道以东的近万亩果山,借助低产果园改造为平台后沟蓄水式果园,夏季绿草覆土既改变生态环境,又遏制水土流失。全镇2万余亩山地芙蓉李果园年产果7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芙蓉李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态经济主导产业。反哺于水土治理,扭住了泥沙流失的“牛头”。每年冬末春初季节,严禁焚烧稻草和田坎草,清明前后严控点烛烧纸,镇村干部、护林员进村入户宣传“禁火令”,改写了过去“出门只见光头山”历史,如今山峦长青,绿水长流。
再从改变人居生态环境入手。早在前些年争取到省市级农村污水治理和旱厕改造项目以及总投资600万元的雾阁、中南传统村落建设项目,结合污水治理,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同时,进行村居污水治理和旱厕改造;投入2300万元进行防洪堤项目建设;把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房屋整治、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河长制的重点工作;在沿溪防护栏或溪岸栽种鲜花绿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此外,坚持“河长治”净化水质。按水系流域分布,在源头及沿途各村,总河长、河长、河警长、河段长、河道专管员五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不定期巡查、不定期督查、不定期检查,实现河长制+“河长治”全覆盖。组建镇、村两级河长制环保志愿者队伍,建立举报、巡查、督查等系列制度。为确保水质提升,建立断面交接的镇村联席工作机制与常态化打击电、毒、网、炸鱼夜间巡查机制,每季度新投放各类鱼苗,净化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成为四堡“长清水”。
(通讯员 邹善水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