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长汀四都:
打造“红辉绿韵”特色小镇
20日,笔者在长汀县四都镇汤屋村看到,一朵朵金丝黄菊尽情绽放,摇曳生姿,田间地头,香气四溢,给整个山村增添不少活力,不时可见游客前来品菊赏花,一路参观红色革命遗址,汤屋村俨然成了旅游打卡地。
四都镇是红军首次入闽第一站,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腹地。据史料记载,牺牲在四都的红军官兵达到5000多人,仅四都籍在册革命烈士就有488人。目前该镇有40多处红色旧址,其中包括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县委、红四军会议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四都镇多措并举,不断打造红色品牌,取得较好成效。投资1300余万元建设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该馆建成后,吸引了众多当地群众及外地党校培训班学员、高校学生、游客等前来参观学习。目前,纪念馆已成为龙岩市党史教育基地、龙岩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龙岩学院思想政治理论现场教学点。投资258万元修建四都革命烈士公墓和抵荫坪无名烈士墓;投资530余万元对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县委、红军福建军区兵工厂旧址、红军福建军区机关驻地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性修缮。
在做好“红色”文章的同时,积极做实“绿色”篇章。落实抓细生态环境保护,念好“山”字经。近年来,该镇累计植树造林9439亩、封山育林22827亩、森林抚育24382亩,发放天然林禁伐停伐补偿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680余万元,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6.55%,位居全县前列。严厉打击辖区内破坏森林资源、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蓝喉蜂虎、无叶美冠兰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相继在四都辖区内出现;大力整治水质污染源头,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毒鱼电鱼等违法行为,累计拆除非规模生猪养殖场7.3万平方米,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实现全域“Ⅱ类水”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两治一拆”行动,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既定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该镇主动融入县域旅游规划,充分对接、补充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红军园、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汤屋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归龙山风景区、新华瀑布群旅游设施,着力打造丁屋岭-上蕉-渔溪-同仁-红都-圭田-汤屋-归龙山的红色生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3A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观光产业,流转林地6000余亩种植兰花、灵芝、姜黄、三叶青、七叶一枝花等林下经济作物,林下养蜂3000余箱、河田鸡年均出笼超40万羽,成功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镇。 (通讯员 江鹏 肖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