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稻秆岂能一烧了之
□ 周继章
日前,笔者在上杭县杭永公路驱车时,看到公路旁的良田里,许多农民在将收割机收割完后的稻秆点燃焚烧,火焰升起的地方,那红红的火海照亮每一块田地,浓烟滚滚,影响着正在行驶的汽车,汽车驾驶室里时而也飘进稻秆的灰尘。
据了解,农民之所以要把稻秆烧掉,一是因为稻秆烧完之后的灰烬是农家比较好的有机肥料,与此同时在稻秆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还能杀死一部分蚊虫以及其他的虫类。二是把稻秆就地燃烧,还可以节省很大的劳动力。因此农民一般都会把稻秆就地燃烧,一烧了之。
其实,把稻秆焚烧,危害也有不少,主要有四:一是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稻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三是易引发火灾。稻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稻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稻秆焚烧也会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稻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如何遏制农民进行稻秆焚烧,笔者认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车到各村巡回广播,村公开栏宣传法治,让农民了解到焚烧稻秆的危害性和稻秆回收利用的有益性;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焚烧稻秆屡教不改的农民按环境管理有关条例进行处罚,抓出几个典型案例,让农民心生畏惧;三是政府出面,引进商家对农民稻秆进行回收再利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四是指导农民对稻秆采用粉碎还田的方式,来废物利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疏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