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


□ 通讯员 李良英 曾紫婧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武平县率先在武平二中、三中、十方中学等六所学校开展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共分流富余学科教师82人,取得预期成效。今年该县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进一步推进教师竞聘上岗,促进教师资源更加均衡配置。

潘文芳老师原来是湘店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今年通过“县管校聘”入城考试应聘到武平初级中学。

“来到这所学校对我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这里的教学氛围非常的浓厚,老师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县管校聘’这项改革确实激发了我们教师队伍的教学活力。”近日,潘老师喜悦地对笔者说道。

教师“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为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工作,武平县认真总结经验,直面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修订《武平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同时通过加强“县管校聘”专题辅导和严格核定岗位控制数,做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武平初级中学校长林大联告诉笔者:“通过‘县管校聘’,我校吸收了全县优秀且富余的老师共23人,平衡了我们学校各学科也填补了我校紧缺学科的空缺。通过他们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2020年至2021学年,我校在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获一等奖,同时学校也被评为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至今年8月30日,武平县中小学教师3262人已全部按照“县管校聘”工作要求,实施竞聘上岗。其中城区学校校际竞聘交流26人,农村学校教师入城公开遴选竞聘58人,农村学校校际竞聘交流49人。全县各学校富余学科教师共39人由县教育局进行统筹调剂。全县中小学教师流动共172人。通过“县管校聘”改革,教师根据教学业绩量化考评择优竞聘上岗,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同时,该县有序引导富余学科教师到缺编学校流动,促使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学科结构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