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村走笔


□廖金璋

踩在那古老泛着青光的石板街上,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荣光,是因为村庄背后的驴子岭风光旖旎,是因为这里人杰地灵,还出过共和国将军。中华村,不仅山清水秀,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远近闻名的“革命基点村”。

中华村位于长汀县涂坊镇。徜徉在村街上,我不禁思绪纷飞,眼前仿佛看到了张赤男、罗化成、游荣长、钟德标等一批革命前辈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的情景,在那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村是长汀县地下党和游击队秘密活动的据点。

1928年春,为尽快把农民组织起来,罗化成以行医为掩护,走村串户,广交农民朋友,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从中建立党小组和农会组织。中华村的农民苦大仇深,许多青年就参加了这种组织,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5月,红军第二次入闽,途经涂坊时,大力进行革命宣传,号召穷人起来闹革命,又一次点燃了涂坊农民革命烈火。6月18日晚,张赤男、罗化成在中华村的黄家营秘密召开党小组及农会的联席会议,布置了暴动计划,成立了暴动队,决定举行武装暴动。第二天,以党小组和农会会员为骨干的80多个农民武装端起步枪、鸟铳,执着长矛、大刀,向伪乡政府和团防局冲去,迅速包围敌人,暴动取得胜利,正式成立涂坊乡农民协会,推选张景威为农会主席。还宣布成立涂坊乡赤卫队,由涂凤初任队长。当天,没收土豪家粮食,分给贫苦农民。两天后,又处决了河甫村罪大恶极的大土豪吴炳若。

暴动胜利后,土地分给了农民,各村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革命委员会。处处红旗飘飘,喜气洋洋。妇女会、儿童团、少年先锋队等组织也相继成立。妇女会为红军赤卫队洗衣服、做军鞋;少先队、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行人。一批热血青年积极投身红军队伍。中华村人丘铁雄,才13岁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跟随红军队伍南征北战,成为我军赫赫有名的司令员。

红军长征后,敌人对苏区疯狂摧残,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但是,汀南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开展游击战,各级党组织都转入地下斗争。1941年10月,根据上级指示,游荣长带领钟德标、戴炳辉、连大汉、陈炳江等11人,回到长汀进行地下活动,成立了“长汀县工作委员会”,在中华、黄家营、曹田上等自然村建立秘密据点。范绍奇、刘在广、赖光成等人则在中华村的黄家营建立区工委,团结和依靠群众,秘密地开展斗争。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中华村是党的秘密交通站。中共闽西特委派人传达指示,常常先到涂坊镇的中华村,然后由地下交通员护送去河田的马坑。县委党组织也经常转移到中华村开会,研究工作。1942年至1944年,特派员吴作球、陈卜人等同志来长汀巡视工作,都是通过中华交通站的护送。中华村的群众大力支持党和游击队的工作。游荣长曾多次在中华村秘密召开党员会议,因有群众作后盾,安然无恙。有一回,游荣长带领两个人到涂坊,想找涂在崇弄点枪支弹药,刚进中华村,遇上敌人。游荣长三人便躲进了一老大娘家,老大娘一看就明白了,立即让他们藏于自家谷仓的三角隙墙中,敌人冲进屋子,搜无下落,便把老大娘绑起来毒打一顿,但是老大娘始终不承认有人进了她的屋子。敌人毫无办法,才悻悻地走了。

1943年2月,敌人通缉游荣长、钟德标等人,闽西特委指示他们转移外地隐蔽。游、钟等人不得不化名转移到明溪下洋做瓦。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游荣长接到闽西特委指示,又回长汀召集在外地隐蔽的基点村同志,恢复党组织活动,成立了“长汀县人民游击队”,队伍刚成立时,才20多人。

1949年初,闽粤赣边区党委派罗欣到涂坊发动群众,为迎接长汀的解放而斗争。经过积极准备,5月,在中华村的黄家营金堂庵成立了闽粤赣边纵队长汀独立第七团,游荣长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欣任副政委,钟德标任团长。全团100多人,接着在涂坊的中华、河田的马坑、刘屋坑和濯田一带开展游击战。9月,工委迁到涂坊。独七团很快发展到400多人。当时,经费、粮食、信件、情报都通过中华村联络员范绍奇传递,从而加强了独七团与涂坊区的联系。

10月10日,遵照边纵党委的指示,工委在涂坊召开了独七团干部和义勇军负责人、易启基起义军负责人的会议,做好解放长汀城的部署。15日,三支队伍到达城郊,包围了长汀城。18日解放军四野大军也兵临城下,在长汀城垂死挣扎的卢新铭不得不缴械,长汀城得到了解放……中华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作出了沉重的代价,据载,中华村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就有丘雪振、赖芹志、范建昌等56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拜谒中华村,登驴子岭、过黄家营、走曹田上、进庵背头……重温当年革命基点村的光荣斗争史,心里无限激动,对革命前辈充满了崇敬之情。今天,通过精准扶贫和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华村早已脱了贫,山更青,水更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新农村景象,一座座钢筋水泥高楼拔地而起,乡村道路都被硬化,铺上了水泥,还配套安装路灯,现在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许多人出门还开着小车,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这一切不就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努力奋斗、孜孜追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