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家风“亮”家训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通讯员 刘永良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承载,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对规范人们言行、淳化社会风气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龙岩各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用良好家训家风涵育道德品行,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为士者敦诗书崇礼让”的黄氏家规;“孝友睦姻,六行皆藏;礼义廉耻,四维毕张”的陈氏家训;“恭宽容忍,是居乡良法;廉洁奉公,是居官良法”的林氏家训……2014年6月15日,全国首个“客家家训馆”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庆成楼开馆,“客家家训体现了真善美,没有一点假大空。”2015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参观了永定“客家家训馆”,对集中体现“勤劳俭朴、崇德尚善、和睦亲邻、尊祖敬宗、家国情怀、修身齐家”等极富哲理性、教育性的客家家训家规赞赏有加。

2016年初,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为主题的好家风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我的家训家规”“我的家风故事”“十佳优秀族规家训”等征集及评选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文化墙、宣传橱窗等载体进行展示,大力推进好家风好家训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机关,切实推进树立清风正气工作。

永定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灵活运用客家家训“和贵、规矩、向善、崇法”等平安和谐元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用崇尚“真善美”的客家家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有家国情怀的客家家训引入调解队伍教育整顿,以好作风好家风引领好政风,形成良好的崇德尚法氛围。区司法局将“居家贵和睦,情暖喝水甜”“聚族而居讲信义,遭遇困难相支援”等可适用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客家家训进行分类,按纠纷类型共分为16类,并编制成《客家家训》等平安文化宣传普及读物印发宣传。区法院在全面深化家事审判改革中,坚持“和为贵、调为先、重修复”家事审判理念,选聘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心理咨询师,将永定客家祖训家规融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调解,倡导良好家风。设立家事调解委员会,聘任人大代表、道德模范等人员担任特邀家事调解员,引入多元力量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