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见忠诚


□杨嘉欣

“因为无米呦,过三餐嘞。手拿竹篙呦,来撑船嘞……”船夫一曲浑厚悠扬的客家山歌开启了鸿篇巨制《绝密使命》,我也跟随剧情的展开走进了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闽粤客家地区。大埔、茶阳、永定、伯公凹等这片客家地区的特色让人倍感亲切,客家人展现的重情义、重信义的优秀品质让人佩服,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秘密交接行动让人为之揪心。

看到剧中的“芋子包”“衣衫”等具有闽西特色的事物出现时,我心中在感动之外竟有一丝丝自豪。作为到南方求学的北方人,我的心总是被具有民俗特色的事物牵引。比如,剧中的女性大多着蓝衫、“大裆裤”,客栈老板娘玉莲和邹叔宝的嫂子穿的右衽大襟衫就是典型的传统客家女服饰;还比如端上桌的芋子包。剧中的民居大多是土木结构,如西诺姑妈的家、玉莲嫂子的客栈都是客家土楼。从广东大埔进入闽西,除了山路,自然也少不了汀江,潘雨青乘船所过的河,大概就是汀江吧!

无论是剧中的道具还是剧情的进行,耗费了很大的心血,制作方背后的用心,是对历史的尊重,是这部剧满满的诚意,幸而这部剧没有辜负属于这片土地的革命历史。《绝密使命》不愧被誉为“优秀电视剧”,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成功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潘雨青勇敢忠诚,却时而“违背”接头流程——越级传递消息。他爱他的妻子,但为了保密工作,不得不提防妻子,妻子虽然有苦难言,也在背后一直支持他,因为这就是爱呀。邹叔宝睿智有情义,他与潘雨青的兄弟情谁人看了不感叹一句“仗义!”但在最初时,他面对喜欢的人——西诺,由于不够了解她,狠心拒绝西诺的示好,还冷言相对,真让人心疼西诺。永丰客栈的夫妻、邹叔宝的家人、清泉同志、与潘雨青一起撑船的兄弟……这些客家人的形象饱满且真实。

这部剧,掀开了革命战争背后的幕布,闽西老区革命战士的信念无比坚定,他们做好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他们秉承“责任重于泰山,保密重于生命”的信念在交通线上奋斗着。三千公里绝密交通线用同志们的脚印一步一步连接起来,为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输送物资。缺少食盐,前线战士的脚肿得连鞋子也穿不下;缺少药品,只能眼睁睁看着受伤的战士在医院慢慢死去;敌人“围剿”的消息是无数同志用血肉身躯冒着枪林弹雨送达前线。是什么让这片土地的人甘于奉献、坚定地跟党走呢?我猜这里的人,心中都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而这盏灯是由中国共产党点亮的,保持明灯不灭的是伯公,是客家人坚韧执着的信念。

我坚信英雄们的故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遗忘,希望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发生在闽西大地的鲜为人知而又极不平凡的我党隐蔽战线斗争史,让全国让天下人看到客家人的勇敢与善良。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