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公安:

打造有温度的警队军转安置工作模式


□通讯员 张春波 李月梅 阙云琦

“上杭县公安局党委把解决好军转干部、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就是要把政工室建设成为军转干部、退役军人的温暖‘娘家人’,帮助军转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1月12日,上杭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徐卫清说起该局政工室的军转安置工作,心有感慨。

构建有温度的安置组织体系,主动对接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上杭县公安局政工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组织保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共同抓的良好军转安置工作新局面。

强化政策落实,坚持贯彻落实退役军人移交政府安置政策,结合单位实际,主动做好在转业干部中招警录用工作,行政编制报请审批等有关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按时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并重点妥善安置和落实相应职务职级、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以及从事飞行、舰艇等特殊岗位工作的转业干部倾斜照顾政策。

强化机制建设,会同县委组织部制定军转干部军队职级待遇落实、职务套改、入警培训等措施制度,扎实有效的工作,受到全局军转干部的高度认可。

构建有温度的激励优抚体系,全力创造军转干部建功立业环境

上杭县公安局政工室深入开展军转干部政治教育、典型培树、关心关爱等工作,发扬光荣传统,全力为军转干部创造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

注重红色传承,强化军转干部忠诚警魂铸造,每年“八一”期间组织军转干部深入古田、才溪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军人初心 奉献红土警营”等红色之旅,并开展党建知识竞赛、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射击比赛等党建活动,引导军转干部强化使命担当,筑牢忠诚警魂。

注重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在退役军人较多的巡特警反恐大队支部成立退役军人党小组,成为驻守全县各隔离点主力军。看守所退休军转干部吴怀,在得知看守所实行战时勤务机制警力不足情况后,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重回监所一线助力抗疫。

着力解决军转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从政策机制上解决好军转干部、退役士官的接收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热点难点问题。

构建有温度的干部成长体系,确保军转干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为激励引导军转干部“退伍不褪志、退役不褪色”,上杭县公安局政工室做实做细工作,确保军转干部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全力为退役军人提供岗位,局党委会专题研究军转安置工作,把引进军转干部作为补充警力的重要途径,政工室主动对接县人社局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全面提供公务员(民警)、事业(文职干部)和辅警岗位,对符合条件并自愿加入公安队伍的军转干部全部接收。在辅警招录中始终把同等条件下退役军人优先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目前辅警队伍中招录的退役军人有105人,占全局辅警数的42%,其中巡特警处突队员80%为退役军人。截至目前,上杭县公安局共接收军转干部、退役军人146人。

注重人岗适位发挥特长优势。在军转干部岗位安排上,充分考虑其个人在部队时所属军种及其特长。有被称为警务实战“总教头”的胡晓勇、“儿童团长”黄信炉、警营“大管家”黄庆炎、“乡村理发师”赖玉泉等优秀军转干部。

强化岗位适应性培训。在按规定组织军转干部参加新警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军转干部岗位特点,指定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民警对军转干部开展传帮带工作,并适时进行跟踪考核。

构建有温度的培树典型体系,激励军转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上杭县公安局政工室大力培树优秀军转干部,广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现军转干部风采。

每年建军节期间,组织开展全局“最美退役军人”评选表扬活动,并积极向相关部门推荐典型,胡晓勇,黄信炉等2名军转干部获评全市公安机关“最美退役军人”,黄信炉获评2020年度龙岩市“最美退役军人”;先后推出“全市最美家庭”杨意林家庭、被群众夸赞为“生命的守护神”的辅警张洪涛等一批优秀退役军人。

对培树的优秀先进典型军转干部,在政治待遇上予以倾斜,激发军转干部队伍活力。目前全局有13名优秀军转干部担任了科级领导职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上杭县公安局政工室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曾获评福建省优秀公安科所队、全省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公安机关“二十佳政工部门”等荣誉,连续9年被确定为全省5个政治工作联系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