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蔡庆阳
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介绍,最近,他们单位多次组织人员到贫困地区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精选引进了一批扶贫农产品,有大米、蔬菜、水果、土特产等,由于品种丰富,且物美价廉,吸引消费者纷纷下单,市场非常火爆。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地方和机构纷纷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既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同时也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增收机会,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消费扶贫的意义不断凸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日,一位朋友说起这样一件事,单位向他们要求,每位员工要积极参与消费扶贫活动,但是在购买扶贫农产品时,发现土鸡、土鸭等肉类,采用的是真空包装,外包装上看不到保质期;有些扶贫农产品,因路途运输的原因,破损较严重,影响销售;还有些扶贫农产品质量也一般,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上述种种,对消费扶贫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亟须加以重视解决。
因此,做好消费扶贫这篇文章,需要在产品供给和流通两个方面下足工夫。首先,要做好“消费文章”,积极推动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同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从源头上加强扶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地消费;其次,要做好“扶贫文章”,就是要保证贫困户好的产品销售不再是难题,建设消费渠道和产销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供应链条,拓展销售途径。要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物流寄递业及流通服务网点的建设,带动农产品快捷、方便地到消费者手中。此外,做好消费扶贫,关键还在于练好内功,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总之,消费扶贫,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敢于在市场上竞争,以品质和特色取胜,提升服务能力,就一定会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青睐。